李冰,李玉瑛曝气生物滤池也叫淹没式曝气生物滤池。是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兴起的污水处理工艺,最初只用作三级处理,后发展成直接用于二级处理的废水处理工艺。国外从20世纪初开始进行该工艺的研究,于80年代末基本成型,后不断改进,并开发出多种形式,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座污水处理厂应用了这项技术。不仅用于水体富营养化处理,而且广泛地用于生活污水、生活杂排水和食品加工、水果蔬菜罐头、鱼肉制品、酿造和造纸等工业废水处理中。随着研究的深入,曝气生物滤池从单一的工艺逐渐发展成系列综合工艺,如去除ss、去除Cod、去除bod、硝化、脱氮、除磷、除去,aox(有害物质)等。该工艺在开发过程中,充分借鉴了污水处理接触氧化法和给水快滤池的设计思路,集曝气、高滤速、截留悬浮物、定期反冲洗等特点于一体。其工艺原理为:在滤池中装填一定量粒径较小的粒状滤料,滤料表面生长着生物膜,在滤池内部进行曝气,污水流经时,利用滤料上高浓度生物膜量的强氧化降解能力对污水进行快速净化,此为生物氧化降解过程;同时,因污水流经时,滤料呈压实状态,利用滤料粒径较小的特点及生物膜的生物絮凝作用,截留污水中的大量悬浮物,并保证脱落的生物膜等不会被出水带走,此为截留作用;运行一定时间后,因水头损失的增加,需对滤池进行反冲洗,以释放截留的悬浮物并更新生物膜,此为反冲洗过程。
1 基本结构曝气生物滤池的结构简图如图1,污水从滤池上部流入,从下部流出滤池。在滤池中下部布设曝气管- 一般距底部25~40cm处; 进行曝气,曝气管上部起生物降解作用,下部主要起截留ss及脱落的生物膜的作用。运行中,因截留了ss及脱落的生物膜,水头损失会逐渐增加,达到设计值后,开始反冲洗。一般采用气水联合反冲,底部设反冲洗的气、水装置。气水之间相互对流,一方面由于上升气泡被细小滤料不断切割,增大了气水接触面积,易于氧的转移,有利于上层滤料表面生物膜的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