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简称BAF) 是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在普通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借鉴给水滤池工艺而开发的污水处理新工艺,最初用于污水的三级处理,后发展成直接用于二级处理。自80 年代在欧洲建成第一座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厂后,曝气生物滤池已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广为流行,目前世界上已有数百多座大大小小的污水处理厂采用了这种技术。随着研究的深入,曝气生物滤池从单一工艺逐渐发展成综合工艺,具有去除SS、COD、BOD、硝化、脱氮除磷、除去AOX 的作用。
1 关于曝气生物滤池1.1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原理尽管曝气生物滤池池体类型以及运行方式有多种多样,各有特点,但其基本原理是都是以过滤为主体的生化处理工艺,通常由配水系统、曝气系统、粒状的填料床、出水、反洗水收集系统以及自控系统等组成。曝气生物滤池实质是一种生物膜法,即在曝气池中填充生物填料,利用填料表面附着的生物膜降解水中污染物的处理单元。由于所选填料自身的特点,填料表面容易附着生物膜。生物膜中生长着众多种属和数量的微生物,有好氧菌、兼氧菌、厌氧菌,所以曝气生物滤池对水中的各种有机物都有一个很好的去除作用,同时对氨氮也有很高的去除效率。1.2 曝气生物滤池研究应用现状曝气生物滤池可分为上向流和下向流两种,早期曝气生物滤池多采用下向流,如BIOCARBON[1]。现在多采用上向流方式(即采用气水同向流),使布水、布气更加均匀,同时在水气上升过程中可把底部截留的SS 带入滤池中上部,增加了滤池的纳污能力,延长了工作周期。目前,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有BIOFOPR、BIOSTYR、COLOX、Deepbed、BIOPUR等多种形式[2],其中BIOFOPR 和BIOSTYR 应用较为广泛。作为在20 世纪80 年代末在欧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国内外学者在BAF工艺处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