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环保 >

案例分析:印染废水的高效净化技术应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29日
珠海平沙华侨漂染厂自1989年投产以来,共使用过三种废水治理技术,先后投资了2000万元,最初用“石灰水加水浮莲”土办法,效果很差;1991年进行了第二次治理,采用普通的混凝沉淀法。由于工艺不合理、管理跟不上,运行费用高达2元/m3以上,不仅污泥量大,而且远远达不到排人标准;1995年再次进行了第三次治理,结果还是以失败告终。1999年初,采用华南理工大学“印染废水强化混凝脱色与三重环流生物流化床高效净化祸合技术”,结束了工厂十年来污水横流的局面。强化混凝脱色与三重环流生物流化床高效净化藕合技术简介印染行业的废水来源广泛,污染严重,排水水质因生产工艺的不同存在很大差异。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严格及清洁生产的深人开展,印染厂应用减碱量技术也日益普遍,但同时也使排出的废水浓度增高,CODcr值达到1000mg/L以上,废水的可化性差。目前常用的处理技术是物化与生化相结合。生化工艺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是接触氧化法与射流曝气活性污泥法。存在的问题是只能适用于低浓度低色度的废水,生物浓度低、处理负荷低而设施占地面积大。最显著的缺点是抗冲击负荷能力低。针对这种情况,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环境科学研究所开发的强化混凝脱色与三重环流生物流化床高效净化祸合技术,采用混凝工艺中的吸附驾桥絮凝和化学结合型絮凝技术。首先将废水中的大部分染料分子和化学助剂沉淀分离,降低废水色度和提高废水的可化性。在此基础上采用新型结构的三重环流生物流化床,该床将内导流筒分为三段,大大改善了流动和传质性能使体积氧传质系数较传统流化床提高10%以上,明显提高了曝气过程中的氧的利用率,在气水比为8:10的条件下,既可满足流态化动力需要,又可满足生物好氧需求,从而实现了明显的节能效果。另一方面,新型流化床混合性能优越,其物料分布遵循全混模型,在
传质及抗冲击负荷方面表现出显著的特性。实际工程中,废水浓度或进水量波动一倍以内,其出水水质波动不超过10%,这是一般生物反应器难以达到的。该技术成果的创造性体现在从流体力学与传质特性方面设计出新型结构生物反应器,采用污泥回流或添加絮凝助剂来提高絮体性能和沉降速度,再将两方面适度结合应用于印染废水处理,实现节能降耗、去除负荷高、占地小及管理方便的综合效果。工程实践结果表明,本技术处理印染水可连续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而且操作管理方便,运行质量稳定,获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改造效果原废水色度在1100~3500倍范围内,平均值为1866倍;CODcr在3343~5164mg/L,平均值为3967.5mg/L;水温34~46℃,平均值为39.7℃;pH值在9~14,平均值为11。

华侨漂染厂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从系统运行3年(1999~2001年)的统计数据表明,经混凝沉淀处理后出水色度平均值为289.3倍,CODcr平均值为1066.3mg/L,色度和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4.5%和72.9%,水温平均值为31.6℃,pH平均值为7.7。由此可知,混凝沉淀效果比较理想,所使用的药剂是可行的。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