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环保 >

稳定塘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04日

1 稳定塘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1901年,世界第一个有记录的稳定塘系统修建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奥市.1920年,欧洲最早的稳定塘修建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慕尼黑市.其后的一段时间,该项技术的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主要原因在于稳定塘占地面积较大.但是,相对于其它污水处理技术,稳定塘的最大优势在于建设费用和运行成本很低,受全球能源危机的影响,近三四十年,能耗较低且运行稳定的稳定塘技术得到较快发展.目前,美国有7000多座稳定塘,德国有2000多座稳定塘,法国有1500多座稳定塘,在俄罗斯,稳定塘已成为小城镇污水处理的主要方法.稳定塘除了能够很好地处理生活污水,对各种废水也都表现出优异的处理效果,广泛应用于处理石油、化工、纺织、皮革、食品、制糖、造纸等工业废水。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对稳定塘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国家环保局主持了被列为国家“七五”和“八五”科技攻关项目的氧化塘技术研究,在稳定塘的生物强化处理机理、设施运行规律、设计运行参数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目前,我国规模较大的稳定塘有:日处理20万m3城市污水的齐齐哈尔稳定塘、日处理17万m3城市污水的西安漕运河稳定塘、日处理3万m3城市污水的山东胶州氧化塘和日处理8万m3化工废水的湖北鸭儿湖氧化塘等.

2 稳定塘技术的应用现状随着研究和实践的逐步深入,在原有稳定塘技术的基础上,发展了很多新型塘和组合塘工艺.这些技术或者进一步强化了稳定塘的优势,或者弥补了原有技术的不足.2.1 新型的稳定塘技术针对稳定塘存在诸如水力停留时间较长、占地面积过大、积泥严重和散发臭味等问题,人们不断地对稳定塘进行改良,出现了许多新型塘.2.1.1 活性藻系统以色列Shelef&Azov等人系统研究并发展了这项技术.活性藻系统是根据藻菌共生原理,在系统内培养合

适的菌类和藻类,利用藻类供氧以减少人工供氧量,从而进一步降低污水处理能耗和运行成本.而且,还可以用大量繁殖菌藻的方式进行污水净化、再生和副产藻类蛋白,这类稳定塘又称为高速率氧化塘.2.1.2 高效藻类塘高效藻类塘(highratealagepond)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Oswald提出并发展的,高效稳定塘不同于传统稳定塘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四方面:①较浅的塘的深度,一般为0.3~0.6m,而传统的稳定塘的深度,根据其类型塘内深度一般在0.5~2.0m;②有一垂直于塘内廊道的连续搅拌的装置;③较短的停留时间,一般为4~10d左右,比一般的稳定塘的停留时间短7~10倍;④高效藻类塘的宽度较窄,且被分成几个狭长的廊道.这样的构造可以很好地配合塘中的连续搅拌装置,促进污水的完全混合,调节塘内氧和CO2的浓度,均衡池内水温以及促进氨氮的吹脱作用.以上四种特征创造了有利于藻类和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强化藻类和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高效藻类塘内有着比一般稳定塘更加丰富多样的生物相,对有机物、氨氮和磷有着良好的去除效果,从而大大减少占地面积.现在高效稳定塘在美国、法国、德国、南非、以色列、菲律宾、泰国、印度、新加坡等国都有应用.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