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环保 >

超滤膜分离技术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1日

1960年,在Loeb-Sourirajan试制成功不对称RO CA膜的影响下,1963年Michaels开发了不同孔径的不对称CA超滤膜,基于CA膜物化性质的限制,1965年开始,不断有新品种的高聚物超滤膜问世,并很快商品化,1965-1975年是UF大发展的阶段,膜材料有无机材料(如氧化铝、二氧化锆等),合成高分子材料:聚砜、聚酰胺、醋酸纤维素、聚醚砜、聚丙烯晴等。超过滤俗称超滤又称UF,是一种固液分离的技术。它的核心是一种膜俗称超滤膜。超滤膜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它的分子量范围5,000~200,000,孔隙范围0.02 ~ 0.03μM。利用超滤膜能够分离固液的特性以去除液体中的固体粒子也可以利用特定孔隙的膜将液体中某些成份提炼出来。

工作原理超滤利用一种压力活性膜,在外界推动力(压力)作用下截留水中胶体、颗粒和分子量相对较高的物质,而水和小的溶质颗粒透过膜的分离过程(原理见下图)。通过膜表面的微孔筛选可截留分子量为3x10000—1x10000的物质。当被处理水借助于外界压力的作用以一定的流速通过膜表面时,水分子和分子量小于300—500的溶质透过膜,而大于膜孔的微粒、大分子等由于筛分作用被截留,从而使水得到净化。也就是说,当水通过超滤膜后,可将水中含有的大部分胶体硅除去,同时可去除大量的有机物等。利用膜表面孔径机械筛分作用,膜孔阻塞、阻滞作用和膜表面及膜孔对杂质的吸附作用,去除废水中的大分子物质和微粒。一般认为主要是筛分作用,其有效分离范围为0.005-0.1μm的粒子或大分子,操作静压差为0.2-1MPa。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分离的溶液以一定的流速沿着超滤膜表面流动,溶液中的溶剂和低分子量物质、无机离子,从高压侧透过超滤膜进人低压侧,并作为滤液而排出;而溶液中高分子物质、胶体微粒及微生物等被超滤膜截留,溶液被浓缩并以浓缩液形式排出。

浓差极化在超滤过程中,由于被截留的杂质在膜表面上不断积累,会产生浓差极化现象,当膜面溶质浓度达到某一极限时即生成凝胶层,使膜的透水量急剧下降,这使得超滤的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为此,需通过试验进行研究,以确定最佳的工艺和运行条件,最大限度地减轻浓差极化的影响,使超滤成为一种可靠的反渗透预处理方法。料液流速、操作压力、温度、运行周期、进料浓度、料液的预处理、膜的清洗都是其影响因素。其减缓措施:一是提高料液的流速,控制料液的流动状态,使其处于紊流状态,让膜面处的液体与主流更x好地混合;二是对膜面不断地进行清洗,消除已形成的凝胶层。

超滤膜组件超滤的膜组件分为:板式、管式、卷式和中空纤维组件。其中,中空纤维式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其特点有: 清洗性好,膜阻力小;均匀微孔分布;纤维内径多种规格;无内部内阻力;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