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光照射技术及膜过滤技术已形成三大水处理技术。在这些技术中引人注目的是膜分离法污水处理技术。膜分离是通过膜对混合物中各组分的选择渗透作用的差异,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混合物的气体或液体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的方法。而反渗透膜分离技术作为当今世界水处理先进的技术,具有清洁、高效、无污染等优点,已在海水淡化、城市给水处理、纯水和超纯水制备、城市污水处理及利用、工业废水处理、放射性废水处理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仅对反渗透(RO)膜法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 反渗透的原理在相同的外压下,用一张半透膜将纯水和某种盐溶液隔开,由于该膜只让溶剂通过,而不让溶质通过,纯水侧的水分子就会自动地透过半透膜进入到盐水侧去,这种现象叫做渗透。随着渗透过程的进行,纯水一侧的液面不断下降,盐水一侧的液面则不断上升。当液面不再变化时,渗透便达到了平衡状态。此时,两侧液面的高度差称为该种溶液的渗透压。通常溶液愈浓,溶液的渗透压愈大。如果加在溶液上的压力超过了渗透压,则反而使溶液中的溶剂向纯溶剂方向流动,这个过程叫做反渗透。
2 反渗透的常用工艺流程反渗透的流程是由反渗透的设计依据确定的。常见的流程有如下几种:2.1一级一段法这种方式是料液进入膜组件后,浓缩和产水被连续引出,这种方式水的回收率不高,工业应用较少。另一种形式是一级一段循环式工艺,它是浓水一部分返回料液槽,这样浓缩液的浓度不断提高,因此产水量大,但产水水质下降。2.2一级多段法当用反渗透作为浓缩过程时,一次浓缩达不到要求,可以采用多步浓缩方式,这种方式浓缩液体体积可减少而浓度提高,产水量相应加大。2.3两级一段法当一级达不到要求时,可分为两步进行。若膜的除盐率低,而水的渗透性又高时,采用两步法比较经济,同时在低压低浓度下运行时,可提高膜的使用寿命。2.4多级反渗透流程在此流程中,将第一级透过
3 反渗透在水处理中的应用3.1海水、苦咸水淡化我国对反渗透技术的研究始于1965年,1967后到1969年在国家科委和国家海洋局组织的海水淡化会战中为醋酸纤维素不对称膜的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反渗透海水淡化方面,1997年,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500t/d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在浙江省嵊泗县嵊山岛建成投产。首次采用了透平式能量回收装置,使海水淡化工程单位产水能耗降至5.5kWh/t以下,填补了我国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的空白。2000年,在国家科技部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日产千吨级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及工程技术开发”的支持下,先后在山东长岛、浙江嵊泗建成了1000t/d级的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已建成百吨级以上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十余个,合计日产水近30kt。但总体上讲,我国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和产业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