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我国目前制革行业年排放污水在1 亿 t 以上,年排放的有害物质,铬3 500t ,硫5 000t ,化学耗氧量15 万t。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日趋严格,特别是今年四川连续2 次发生的沱江水污染事件,凸现出制革环保形势的脆弱和制革废水治理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1 废水处理难度呈增加趋势我国制革工业多年来大力推行制革企业结构性重组,以及推广清洁生产,新工艺、 新材料和新设备的不断开发和投入,使制革工艺的耗水量明显下降。但是,随之而来的废水中,各类污染物质的浓度大幅度增加。最突出的问题是废水的三大指标COD、S2 - 、NH3 - N 浓度的上升,如牛皮制革企业,综合废水中COD 浓度上升到5 000~8 000mg/ L ,NH3 - N 浓度升到了500~800mg/ L ;浙江某猪皮制革企业废水中,S2 - 浓度一般在400~500mg/ L ,高峰时达到700mg/ L ;温州一家做二层皮的制革企业的NH3 -N 浓度达到1 200mg/ L ; 而且废水中总含盐量的增加值亦很大,这些都大大增加了制革废水处理的难度和资金的投入。由于制革废水处理目前执行的是国家统一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 1996) , 按上述浓度估算,其COD、NH3 - N 指标的去除率必须达到98 %以上,治理难度不言而喻。即使技术上能够处理,但由于环保投入太高,运行成本居高不下,从环境及经济效益的角度分析,企业很难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因此制革废水处理已成为制革行业发展的难点之一。由于制革行业的特殊性,除了企业增加环保投入,切实提高治理和管理措施及水平外,建议尽快制订制革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并使行业排放标准能做到切实有效的指导和控制制革废水的处理和排放。
2 铬鞣废液分隔治理相对弱化国外制革企业在废水治理中,严格地将含铬废水如鞣制、浸酸、复鞣、挤水等
3 生物处理技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