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由武汉科技学院副院长曾庆福教授领衔研究的“纺织印染废水微波无极紫外光催化氧化分质处理回用技术”荣获200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表彰。记者就项目的有关情况独家采访了曾庆福教授。
主持人:从1999年我在张家港参观您研制的第一台紫外光催化氧化污水处理装置算起,您的“纺织印染废水微波无极紫外光催化氧化分质处理回用技术”研究成果荣获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中间隔了整整10年的时间。10年中,您在研究工作中取得了哪些创新性的突破?
曾庆福:10年前我们在张家港应用光化学原理对印染废水进行脱色的设备,在学术意义上是一种突破性的尝试,但那时的设备在工程化方面不够成熟,在其核心技术——紫外光催化氧化方面尚有许多技术瓶颈需要克服。比如说,一般的紫外线发光装置必须有电极,石英玻璃制作的灯管和金属材料制作的电极膨胀系数不可能一致,在不断热胀冷缩的工作条件下使用寿命很短。
本项目研究历时10年,获4项国家级、11项省部级项目资助,研究经费达3000万元。共申请发明专利15项,已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表学术论文62篇,SCI收录13篇。在10年中,我们围绕紫外光催化氧化的工程化,完成了微波无极紫外光催化氧化技术和微波等离子体协同无极紫外光催化氧化技术。
主持人:是否可以向我们的读者简单介绍一下这两项核心技术的内容?
曾庆福:微波无极紫外光催化氧化技术从微波等离子体发光原理研究入手,通过研究大功率、短波长的微波无极紫外光源、高效微波无极紫外光催化剂及微波无极紫外光催化反应器,解决了光催化氧化技术工业化应用中的光源功率低、寿命短、光催化剂催化效率低等瓶颈问题,实现了高温染色废水在线脱色处理回用及热能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