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环保 >

微电解法处理三种红色染料废水的研究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7日

陈瑜,朱驯

在盐城地区众多染化工厂中,红色染料被广泛 采用。生产过程排放出的废液,含有大量的水溶性 染料,色度大,有机物与残酸含量高,是目前最难处 理的废水之一[1]。目前,一般较多的是混凝-生化工艺处理,但处 理效果并不理想[2]。利用微电解法对其进行预处 理,可以实现出水脱色效果好,可生化性显著提 高[3],而且投资少,占地面积少,操作简单。并且此 方法可以利用工业上废弃的铁屑资源,达到节约资 源、以废治废的环保效果。

1 实验部分1.1 试剂铁屑(粒度为8 ~24目);活性炭(粒度为 8目);工业用石灰粉(Ca>90% )。 实验用水:以成品染料活性红X-3B、直接大红 4BE、酸性红3R配制的模拟废水作为水样,用蒸馏 水配制, 1. 5 g/L。1.2 微电解处理废水的基本原理 铁屑(较多使用铸铁屑)为铁和碳合金,当浸没 在废水溶液中时,就构成一个完整的微电池回路,形 成一种内部电解反应;而在铸铁屑中再加入惰性碳 (如石墨、焦炭、活性炭、煤等)颗粒时,铁屑与碳颗 粒接触,则形成大原电池[4]。使得铸铁在受微电池 腐蚀的基础上,又受到大原电池的腐蚀,这就加速 了铸铁的腐蚀。电极反应如下:新生态产物H和Fe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在 偏酸性溶液中能与印染废水中的许多组分发生还原 反应,破坏发色物质的发色结构,使染料的共轭体系 发生断裂而达到脱色的目的,使大分子染料离解为 低分子物质,提高其生物可降解性[5]。 Fe2+和Fe3+还是良好的絮凝剂,在适宜的pH 值时会形成Fe(OH)2和Fe(OH)3絮状沉淀。在碱 性条件下Fe2+和Fe3+具有很高的吸附-絮凝活性, 能将废水中的染料分子交联在一起而絮凝沉积下 来,从而提高了去除率。粉煤灰本身为碱性有利于 氢氧化铁胶体的形成,所含的硅酸盐胶粒又可起助 凝剂作用[6]。1.3 实验方法铁屑预处理:铁屑先过目筛,再用碱洗去油,

然 后用1%稀硫酸浸泡,以除去其表面的氧化物,增大 其表面面积和活性。最后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几遍, 并用自来水浸泡备用。将处理过的铁屑放进小烧杯中,干燥30 min后 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取印染废水水样,用浓盐酸调 pH值为一定数值,称取定量的铁屑和活性炭加入上 述废水50 mL,置于搅拌器上搅拌5 min,然后停止 搅拌,静置25 min后,取上层清液1 cm放入比色皿 中,用721分光光度计测其吸光度。测定方法:先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每一种 染料进行扫描测定,获得这些染料的紫外可见光 谱、最大吸收波长为495~500 nm,把最大吸收波长 定为500 nm,再用721分光光度计分别测量它们的 吸光度[7]。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