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伟,曾杭成,张国亮,马青兰,朱利平
印染废水具有有机物含量高、成分复杂、色度 高、可生化性较差等特点,一直是工业废水治理的难 点[1]。目前常用的方法有生物法、混凝沉淀法、电化 学法和光化学法,这些方法在处理印染废水中具有 一定的效果,但存在很多缺陷,如污泥产量高、COD 去除效果差等,很难达到日益严格的废水排放标准[2-3]。 尤其是近年来,结构稳定的新型染料在印染工艺中 的应用,大大加大了印染废水处理的难度。 膜技术在各种水处理过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同其它膜过程 相比,超滤膜可以去除水中的胶体颗粒和部分大分 子有机物,而且具有操作压力低、通量大等优势。但 若将超滤直接应用于印染废水处理,不仅效率低,而 且极易造成膜孔堵塞,膜污染严重。因此,超滤技术 需要同其它工艺联用以减轻膜污染,提高通量和产 水水质。本文采用絮凝-超滤的组合工艺处理印染 废水,考察不同操作压力条件下直接超滤通量随时 间的变化,探究絮凝剂的最佳使用条件,比较直接超滤和絮凝-超滤的产水通量、水质及膜污染状况,并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的运行阻力。
1试验部分 1.1试验材料 试验所用的膜为PVDF材料的国产自制平板式 超滤膜,截留分子质量为140 000 D alt on。试验所用 废水为浙江某印染厂实际工业废水,经前置生化法 处理后,其二级出水COD为250 mg·L-1,pH为 7.06,浊度57.53 NTU。该指标未达到我国纺织染整 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且明显有黑 色混浊物,未经进一步处理不可直接排入江河水体, 更无法满足工业生产回用要求。 1.2试验装置 试验所用装置为自行设计的超滤系统,其流程如 图1所示。将超滤膜放入膜组件,进水流道用橡皮圈 阻隔,高约3 mm,单页膜有效过滤面积为68.56 cm2。 系统可通过调节压力控制阀门,改变过程中的实际 操作压力。为确保进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