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环保 >

絮凝-超滤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印染废水及阻力分析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14日

张继伟,曾杭成,张国亮,马青兰,朱利平

印染废水具有有机物含量高、成分复杂、色度 高、可生化性较差等特点,一直是工业废水治理的难 点[1]。目前常用的方法有生物法、混凝沉淀法、电化 学法和光化学法,这些方法在处理印染废水中具有 一定的效果,但存在很多缺陷,如污泥产量高、COD 去除效果差等,很难达到日益严格的废水排放标准[2-3]。 尤其是近年来,结构稳定的新型染料在印染工艺中 的应用,大大加大了印染废水处理的难度。 膜技术在各种水处理过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同其它膜过程 相比,超滤膜可以去除水中的胶体颗粒和部分大分 子有机物,而且具有操作压力低、通量大等优势。但 若将超滤直接应用于印染废水处理,不仅效率低,而 且极易造成膜孔堵塞,膜污染严重。因此,超滤技术 需要同其它工艺联用以减轻膜污染,提高通量和产 水水质。本文采用絮凝-超滤的组合工艺处理印染 废水,考察不同操作压力条件下直接超滤通量随时 间的变化,探究絮凝剂的最佳使用条件,比较直接超滤和絮凝-超滤的产水通量、水质及膜污染状况,并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的运行阻力。

1试验部分 1.1试验材料 试验所用的膜为PVDF材料的国产自制平板式 超滤膜,截留分子质量为140 000 D alt on。试验所用 废水为浙江某印染厂实际工业废水,经前置生化法 处理后,其二级出水COD为250 mg·L-1,pH为 7.06,浊度57.53 NTU。该指标未达到我国纺织染整 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且明显有黑 色混浊物,未经进一步处理不可直接排入江河水体, 更无法满足工业生产回用要求。 1.2试验装置 试验所用装置为自行设计的超滤系统,其流程如 图1所示。将超滤膜放入膜组件,进水流道用橡皮圈 阻隔,高约3 mm,单页膜有效过滤面积为68.56 cm2。 系统可通过调节压力控制阀门,改变过程中的实际 操作压力。为确保进水水

质稳定,浓水及产水(除少 量取样分析外)全部回流到原水箱。膜组件所用材料为透明有机玻璃,以便于观察内部污染状况。 1.3分析方法 COD:采用国标重铬酸钾氧化法测定;浊度:采 用SGZ-1P数显浊度仪测定;电导率:采用雷磁 DDS-11D型电导率仪在线测定;pH:采用pH3-3D型 数显pH计测定;吸光度:采用北京谱析T6新世纪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 1.4试验和计算方法 为确保超滤膜在试验过程中的稳定性,在试验 前超滤膜均用纯水预压至通量恒定。除特别说明外, 超滤过程均在0.2 MPa下进行,维持水温20℃,取 样时间为5 min。废水超滤试验:将操作压力分别调 至0.1、0.2、0.3 MPa,测定产水通量。絮凝试验:水样 中加入絮凝剂后,开始快速搅拌(300~350 r·min-1) 2 min,然后慢速搅拌(100~150 r·min-1)30 min,搅 拌结束后,静置2 h,取上清液测定各水质参数及进 一步超滤。冲洗试验:采用1g·L-1的柠檬酸溶液 (pH=4)为清洗剂,间隔时间30 min,清洗方式为反 冲洗3 min、然后正冲洗2 min。清洗完毕测定产水 通量和膜阻力。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