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京,许 明,喻学敏,吴 伟,吴海锁 印染废水具有水质水量变化大、有机物及色度 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属于难降解的工业废水[1]。 目前,国内的印染废水处理面临巨大考验,一方面, 由于近年来化纤织物的发展和印染后整理技术的进 步,使PVA浆料、新型助剂等难生化降解的有机物 大量进入印染废水,给处理增加了难度。据调查,原 有生物处理系统对COD的去除率大都由70%下降 到50%左右,甚至更低[2]。另一方面,国家和地方 水质标准却在不断提高,尤以江苏省执行的《太湖 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 排放限值》(DB 32/1072—2007)标准最为严格 (COD≤60 mg/L,NH3-N≤5 mg/L,TN≤15 mg/L, TP≤0. 5 mg/L),该标准不仅提高了COD排放标 准,同时增加了氮、磷等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因此, 亟需对现有的印染废水处理工艺进行改造。
1 试验装置与方法 1·1 试验装置 中试工艺流程见图1。 原水由水泵打入水箱,再由水泵送到上流式厌 氧水解池(D×H=1. 6 m×3. 9 m),水解后自流至 A/O池(L×B×H=3. 6 m×1. 8 m×1. 8 m),A/O 池出水进入中间水箱,再通过泵打入混凝沉淀池(L ×B×H=1. 2 m×1. 2 m×2. 5 m),然后自流至滤池 (D×H=0. 8 m×1. 6 m),最终出水达标排放。向 A/O池中投加粉末活性炭,投量为50 mg/L;混凝剂 采用聚合氯化铝,投量为100~150 mg/L。 1·2 试验水质 江苏省常熟市某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处理能力为 1&t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