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与纺织品本来毫不搭界,但浙江一家民营企业却让这两个领域结合在一起,而且,还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一种名为“人造水草”的纺织品,对推动鱼、虾、蟹的生态养殖,增加产量,防止水体蓝藻化,改善湖泊水质等,将起到很好的作用。成功研发这项技术的单位就是浙江博览生态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做别人没做过的
位于浙江绍兴袍江工业区的博览家纺公司,从做浴帘、窗帘、台布、床上用品起家,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一家集团公司。为向更高领域发展,拓展新的空间,实现公司的战略转型,集团成立了浙江博览生态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并与台湾和上海东华大学等单位的科技人员进行合作,在医用保健纺织品和水产渔业纺织品方向,取得了突破。成功开发出具有保健功能的远红外改性织物,如内裤、内衣、袜子、毛巾等纺织品,推向市场后,获得很好反响。
2010年3月,他们的产品获得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品达标证书。其中菲力昂远红外改性内裤获“第三届中国保健品公信力产品”称号。对此他们并没有停步,又把目光瞄向了湖泊,成功开发出可使水产养殖获得增产、抗病、改善水体氧饱和度的功能性纺织品。
2009年,博览科技公司的技术人员将生物光波技术引入纺织品中,使纺织品具有了神奇的功能。这种纺织品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人造水草”。别小看池塘里的这几十片“人造水草”,它们可以起到净化水体,提高微生物活力的功效。同时,它还释放负氧离子和红外线,大大改善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促进了虾蟹的生长,提高了防病等级。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在浙江绍兴、上虞和广西等多家养殖户的养殖基地进行了试用,实验证明,投放“人造水草”的池塘,水质明显改善,虾蟹产量提高,效果非常明显。这对促进当地水产品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产量成倍提高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ldquo
正赶上这家养殖户为收购虾的水产公司捞虾、过秤和装车。听这家使用了博览公司“人造水草”的养殖专业户介绍,在三个月前,他们的一个虾塘使用了博览公司的“人造水草”,从打捞虾的重量看,已经捕捞了400千克虾,塘里还有350千克左右的虾。据他估算,使用“人造水草”后,一亩虾塘的产量可达 750千克。据了解,当地一些养虾户,由于虾苗、水温、水质、疫情等原因,一亩虾塘产量通常在200千克上下。丁总介绍说,他们在投放了“人造水草”与未投放“人造水草”的两个水塘间做了对比,从目前看,投放“人造水草”的水塘,无论水质还是虾的生长等情况都不错,产生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他说,自己公司的产品比美国同样产品价格便宜1/3,而功效却显著提高,使用寿命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