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印染废水中所含的浆料、染料、助剂以及染料与织物的反应物往往是难生物降解的物质。在处理印染废水时,如果先将这些物质分离并去除掉,再对废水进行生化处理就显得容易了。为去除这些物质,常规办法是投加混凝剂(如FeSO4,AlCl3等)。苏玉萍等人[1]的研究表明,常规投药需要的混凝剂用量较大(如FeSO4的适宜投加量为750mg/L~950mg/L),这样会导致废水的处理费用很高。如此高的投药量还给实际工程的运行带来大量的泥渣,另外,出水会变黄(投加FeSO4的情况)。 最近,我们用一种新的微电解工艺在广东某印染厂废水处理的现场试验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和出水水质。
2 微电解原理 2.1 微电解的电化学反应原理 微电解工艺的原理是,在酸性条件下,铸铁铁屑与其中的碳形成无数的微型腐蚀电池。铁屑与投加的碳粉又构成无数微型电解电极,其中,碳的电位高,成为微阴极;铁电位低,为微阳极。腐蚀电池与电解电极在酸性溶液中构成无数的微型电解回路,因此被称作微电解。电极反应的机理[2]可描述如下: 微阳极:Fe-2e→Fe2+ E0 (Fe2+/Fe)= -0.44V 微阴极: 2H+ + 2e → 2[H] → H2 (酸性溶液中) E0 (H+/H2)=0.00V O2 + 4H+ + 4e → 2H2O (酸性溶液中) E0 (O2/H2O)=1.22V 李亚新[3]在分析印染废水的电化学处理机理时认为还有下述反应: O2+H2O+2e → HO2-+OH- HO2- → OH-+[O] 2OH--2e → H2O+[O] 这可能就是一些学者所推测的,微电解处理印染废水时起氧化作用的新生态氧([O])的来源。 2.2 微电解处理印染废水的作用机理 人们很早就知道用车削下来的铸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