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国全,张辉,邓宇,尹小波,林世平,赵一章,张敏
脱胶是苎麻纺织行业最基础而又要害的加工过程,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纺织品的质地与品质。在这一过程中,通常要除去生苎麻中22%一30%的非纤维素物质,才能获得纯净的苎麻纤维用于纺织[1]。传统的脱胶工艺是化学法,需投入生麻总量15%的化工原料,原麻须经酸碱和高温高压处理,安全系数小,劳动强度高,造成水体和空气的严重污染。酶法脱胶的酶源均来自好氧微生物,除原料必须灭菌外,生产环境也需无菌条件,加之酶的提取等使得酶制剂的生产成本过高,效果不易稳定[2]。由于目前研制出的酶制剂活性不高,生物脱胶还不能完全替代化学脱胶。有人曾经试过只用微生物脱胶而不经过任何化学处理,纤维强度损伤虽小,但只能去除41.6%的胶质,含胶量高,用于纺纱还不理想。现在研究最多的是生物酶一化学联合脱胶法。刘正初等[3]采用的生物脱胶使无壳麻、普麻和霉变麻的生物脱胶制成率分别为72.5%,69.6%,66.2%。何连芳等[4]在红麻脱胶中采用兼性厌氧微生物脱胶。刘晓苎等[5]在亚麻脱胶中采用兼性厌氧微生物脱胶,与温水浸泡法相比,脱胶周期缩短30%,麻纤维质量也有所改进。日本、印度等国在麻类脱胶、纺织业采用生物脱胶、酶制剂整染漂白等工艺[6]。 利用厌氧微生物进行苎麻脱胶较之化学法及酶法具有工艺投入少,加工质量好,环境污染轻和经济效益高等优点。生物脱胶技术的研究应用为解决这些问题找到了一条出路。 笔者采用厌氧微生物技术,从麻厂污泥和沼气池污泥中分离筛选到几株脱胶性能较好的杆菌,已对其代谢特性及脱胶性能等进行了初步研究[7]。本文研究了此脱胶菌株的最佳脱胶条件,并对生物一化学联合脱胶法进行了探讨。
1 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l)菌种:本实验室分离自某麻厂污泥和某沼气池污泥,已对其代谢特性及脱胶性能等进行了初步研究。 (2)底物:原麻、麻布、精干麻均由四川纺织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