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催化法的产生与机理1972年Fujishima等发现受辐照的二氧化钛(TiO2)微粒可以使水发生持续的氧化还原反应并产生氢气,揭开了多相光催化研究的帷幕。此后,光催化氧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快速的发展。TiO2作为一种优良的光催化剂,以其低廉的成本,稳定的化学性质,无毒无害的特征,吸引科学家们不断探索。自1976年Carey等先后报道了TiO2水浊液在近紫外光的照射下可使多氯联苯完全脱氯去毒、TiO2在多晶极氙灯作用下对二苯酚、I-、Br-、Cl-、Fe2 、Ce3 和CN-的光解过程、TiO2在紫外光照射下有杀菌作用以来,大量的深入研究表明:利用光催化技术不仅能够处理多种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同时具有很好的杀菌及抑制病毒活性的作用,且不会形成对人体有害的中间产物。TiO2光催化技术逐渐在水处理领域展现出了诱人的前景,并被认为是当前最具有开发前景的水处理技术。然而,TiO2只有在紫外光的激发下才能表现光催化活性。紫外光发射装置构造复杂,耗电量大,运行成本高,影响了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大规模应用。 太阳光是一种清洁能源。如果多相光催化技术可以以太阳光为驱动力,无疑具有强大的工程潜力。但太阳光中紫外光的含量只占3%~5%,因此TiO2直接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催化的效率较低。为了改善TiO2对太阳光的利用能力,许多科学家和实验室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当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提高TiO2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二是如何设计合理的反应器,充分利用太阳光能。TiO2光催化氧化机理:TiO2是一种半导体光催化剂,具有锐钛矿、金红石及板钛矿三种晶体结构,其中只有锐钛矿结构和金红石结构具有光催化特性。锐钛矿型TiO2粒子比金红石型TiO2粒子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200~3000倍)。TiO2的带隙能为3.2eV,相当于波长为387.5nm光子的能量,当TiO2受
2、TiO2对太阳能利用效率的提高2.1 催化剂的表面修饰TiO2的光催化活性起源于光激发产生的电子-空穴对,由于电子-空穴对易于复合,大大降低了光催化降解效率。如果TiO2表面有能接受电子的物质,改变氧化还原反应过程,有利于电子和空穴的转移,并延长其分离时间,就有可能降低电子与空穴的复合,提高TiO2的光催化效率。根据半导体的特性,通常采用如下修饰手段:①在半导体微粒表面形成浅电子陷阱,俘获电子,阻止电子和空穴复合,贵金属沉积、过渡金属离子掺杂属于这类修饰。②利用光敏剂和TiO2形成的量子尺寸效应来促进半导体的光生电子-空穴对的生成和分离,使其光激发响应范围向长波方向移动甚至达到可见光区,为利用太阳能提供有价值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