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环保 >

强化混凝技术在水处理工程中的研究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03日
目前严重影响水质进一步提高的问题之一是水中有机物的控制与去除。数十年来,国内外水处理工作者在有机物去除问题上已做过大量研究。但常规水处理工艺只能去除水中2O%~30% 的有机物,且由于存在溶解性有机物,不利于破坏胶体的稳定性而使常规工艺对原水浊度去除效果下降,仅为50%一60% 。因此,对现有常规处理技术与工艺进行改造,发展新的水处理技术与工艺势在必行。常规净水工艺的改造有以下几种方法:增加深度处理,如活性炭吸附技术;增加预处理,如生物预处理;不增加常规工艺前、后的处理,而是在现有工艺上改造,如强化混凝。1 强化混凝内涵及其理论基础1.1 强化混凝内涵强化混凝是指在常规处理工艺流程中,在保证浊度去除率效果的前提下,通过提高混凝剂的投加量来实现提高有机物去除率的工艺过程。强化混凝侧重于在现有水处理工艺设施上的改进与提高,通过对混凝剂的筛选优化、混凝剂的用量与混凝反应过程及反pH条件的控制强化来实现,从而提高常规处理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最大限度地去除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1.2 强化混凝工艺的理论基础 强化混凝(enhanced coagulation,简称EC)是在常规混凝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强化混凝作用机理与常规混凝并无太大差别,主要包括压缩双电层作用、吸附电中和作用、吸附架桥作用、沉析物网捕作用和特殊混凝作用等。向污染水体投入混凝剂后,一方面通过压缩双电层和吸附电中和作用,胶体扩散层被压缩,£电位降低,胶体脱稳;另一方面通过吸附一架桥和沉析物网捕等作用使脱稳后的胶体相互聚结成大的絮体并沉淀, 最终固液分离。 常规混凝投加某些电解质, 改变水中粘土和细菌等悬浮固体的存在性质和状态, 使水中的细小颗粒相互聚集形成絮状大颗粒。常规混凝在水处理工艺中常用的混凝剂是AI2(SO4 )3、FeCI3、PFS(聚合硫酸铁)、PAC(聚合铝)。由于水体中pH值会影响到这些混凝剂的水解形态和水
中微粒的表面特性,并且水中有机物的分子质量较小、溶解度较大,所以在一般混凝条件下,有机物的去除率是很低的。而强化混凝则可以改变混凝处理条件, 如混凝剂品种、混凝剂投加量、水质、水力条件、水温、碱度和pH等。只有优化这些反应条件,使混凝剂在最佳条件下起作用, 才能达到强化混凝提高常规混凝效果的目的。2 强化混凝技术的影响因素2.1 混凝剂种类混凝剂的种类对混凝效果影响很大,不同的混凝剂对有机物的作用机理有所不同,因而其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也有差异。王冬云等通过实验发现硫酸铁对COD 和磷的强化效果优于聚合氯化铝和硫酸亚铁;聚合氯化铝对SS的强化去除效果比硫酸铁和硫酸亚铁略好。张敬东等通过混凝实验,比较了明矾、碱式氯化铝、聚合铝、聚铁及硫酸铁5种混凝剂强化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铝系混凝剂处理效果好于铁系混凝剂。2.2 混凝剂的投加最混凝剂的投加量直接影响强化混凝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加大混凝荆投加量,会使有机物的水化壳压缩,水解的阳离子与有机物阴离子电中和,消除有机物对无机胶体的影响,从而使无机胶体脱稳,达到除去胶体的目的。Narkis和RebhuunI 给出了腐殖酸、富里酸与各种混凝剂之间的化学计算关系,认为混凝剂的投加量对天然有机物的去除有直接影响。黄晓东等以微污染水库水为原水,对增加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的强化混凝与常规混凝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增加PAC的投加量,TOC去除率提高24%,藻类去除率也较常规混凝提高了1 8.7%。王龙等以济南市水质净化厂初沉池进水为试验水样,在设定的反应条件下,以三氯化铁、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铁铝为试验混凝剂,试验结果显示:最佳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铁铝,其最佳投药量为25mg/L左右;去除率浊度在90% 以上,COD为70%-90%,TP为70%-95%,TN、NH3一N分别在30% 和15% 左右。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