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B(标准的附录)疵点名称的说明B1 破洞:3根及以上经纬纱共断或单断经、纬纱(包括隔开1-2根好纱的),经纬纱起圈高出布面0.3cm反面形似破洞。 B2 豁边:边组织内3根及以上经、纬纱共断或单断经纱(包括隔开1-2根好纱)。双边纱2根作1根计,连续断3根以上的有1根算1根。 B3 跳花:3根及以上的经、纬纱相互脱离组织,包括隔开一个完全组织。 B4烂边:边组织内单断纬纱,一处断3根及以上的。 B5修正不良:布面被刮起毛,起皱不平,经、纬纱交叉不匀或只修不整。 B6霉斑:受潮后布面出现霉点(斑)。 B7毛边:由于边剪作用不良或其他原因,使纬纱不正常被带入织物内(包括距边5cm以下的双纬和脱纬)。 B8结头:影响后工序质量的结头。 B9纬缩:纬纱扭结织入布内或起圈现于布面(包括经纱起圈及松纬缩三楞起算)。 B10边撑疵:边撑或刺毛辊使织物中纱线起毛或轧断。 B11棉球:织造中纱线受摩擦后使纤维呈球状。 B12竹节:纱线上短片段的粗节。 B13星跳:1根经纱或纬纱跳过2~4根形成星点状的。 B14跳纱:1~2根经纱或纬纱跳过5根及以上的。 B15断疵:经纱断头纱尾织入布内。 B16拖纱:拖在布面或布边上未剪去的纱头。 B17杂物:飞花、回丝、油花、皮质、木质、金属(包括瓷器)等杂物织入。 B18断经:织物内经纱断缺。 B19沉纱:由于提综不良,造成经纱浮在布的反面。 B20综穿错:没有按工艺要求穿综,而造成布面组织错乱。 B21错纤维:异纤维纱线织入。 B22粗经:直径偏粗长5cm及以上的经纱织入布内。 B23吊经:部分经纱在织物中张力过大。 B24紧经:部分经纱捻度过大。 B25松经:指部分经纱张力松弛织入布内。 B26并线松紧:单纱加捻为股线时张力不匀。 B27双经:单纱(线)织物中有二根经纱并弄织入。 B28筘路:织物经向呈现条状稀密不匀。 B29筘穿错:没有按工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