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A(规范性附录)几项有关规定A.1 精梳机织纯毛纱、纯化纤纱的纤维含量和毛混纺纱的纤维含量公差按FZ/T 01053执行。混纺纱中某一纤维含量不足10%时,其含量应不低于该纤维含量标准值的70%。A.2 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按GB 9994规定执行。A.3 本标准按纱线的线密度分成以下三类: 高支纱:14.3×2tex及以下(70/2Nm及以上)的毛纱。 中支纱:23.8×2~14.3×2tex(42/2~70/2Nm)的毛纱。 低支纱:23.8×2tex及以上(42/2Nm及以下)的毛纱。A.4 公量:供需双方应按毛纱公定回潮率折算公量。公量偏差率为±0.5%。
附录B(规范性附录)外观疵点说明及计量方法B.1 毛粒 纤维纠缠成的结点,直径粗于正常纱的2.5倍及以上,长度1mm及以上。B.2 竹节纱 连续出现节粗、节细的纱线,直径粗于正常纱的3倍及以上,长度2cm及以上。B.3 大肚纱 纱线局部直径粗于正常直径,呈枣核形,直径粗于正常纱的3.5倍及以上,长度大于5cm。B.4 粗节 纱线直径粗于正常纱的节段,直径粗于正常纱的2倍及以上,长度1cm~4cm为短粗节,4cm~8cm为长粗节,8cm以上为超长粗节。B.5 细节 纱线直径细于正常纱的节段,直径细于正常纱的0.5倍,长度小于8cm称短细节,8cm及以上称长细节。B.6 小辫纱、油污纱、多(缺)股纱、松紧纱、弓纱和双纱等 按GB/T 5706-1985中的3.2规定。附录C(规范性附录)精梳机织毛纱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优等品考核指标 精梳机织毛纱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优等品考核指标见表C.1。表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