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测试 >

边撑疵形成原因及消除办法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22日

边撑疵形成原因及消除办法:A:形成原因1:边撑盒位置过高或过低,织物的全幅织口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形成两侧布边向外凸出,布身向内凹入。2:布面张力过大,经纱紧贴边撑刺辊,致使刺尖切割经纬纱而产生的边撑疵,大都是有规则的通匹疵布。3:布幅愈阔或纬缩率愈大的织物,愈易产生边撑疵。4:边撑刺辊使用不当,或新购入的边撑刺辊未及时加工,发生刺尖部分迟钝,或刺尖虽锋利但呈弯钩形状,将经纱或纬纱钩起拉断。5:边撑盒内刺辊,有短回丝、落浆、落物等阻塞,影响刺辊回转不灵活,造成刺辊与布面速度不一致,使刺尖割断纬纱,产生边撑疵。6:边撑匣配套不良及边撑匣盖、边撑匣座的合缝大小或歪斜。7:卷布刺辊刺毛铁皮过分锋利、快口或刺孔磨灭迟钝,也会产生边撑疵。8:织造车间温湿度调节不当,最易产生大面积边撑疵,特别在制织粘胶织物时,更为敏感,影响较大。9:送经装置不良,张力扇形杆上下动程过大,送经锯齿轮撑头磨灭,经纱张力忽紧忽松,易产生有规律的边撑疵。10:布面张力过紧,遇到刺辊稍有轧住,亦会产生边撑疵。11:落布操作时,由于木辊直径较大,容易与卷布刺辊上的刺毛铁皮相摩擦而产生类似边撑疵坏布。12:边撑盒盖上螺栓头部碰撞筘帽前夹木或碰撞飞梭装置铁杆。13:平车或拆坏布后,用手将布边拉入边撑盒的操作不当。

B:消除方法1:边撑、刺辊配套良好,安装正确。2:使织机有关部件处于正常状态。3:加强各工种的操作管理。4:加强温湿度调节工作。5:几项技术改进。(1):采用单只刺辊。(2):采用颗粒橡胶刺辊或乳胶管辊与铁刺辊混用。(3):采用十片铜刺辊,比木刺辊或铁刺辊伸幅作用大1~1.5CM。既可消除因伸幅不良造成的断边,也可减少边撑疵点。(4):检查木刺辊、铁刺辊、铜刺辊是否达到技术要求。(5):织机卷布刺辊两端包布,防止落布后将布头卷紧时,布边和刺毛辊表面摩擦而产生边撑疵。(6):织机卷布辊托脚木轴承厚度,可有原来的1

9.2MM减为9.6MM,防止落布时布辊直径过大与卷布刺毛辊相擦而造成类似的边撑疵布。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