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服装材料的热学性能是在不同温度的情况下,服装材料所表现出来的服用性能包括两方面的情况:材料在不同的热环境中的变化,它涉及材料的比热、变形(热缩与熨烫)、熔孔、燃烧(自燃与阻燃);材料对热的阻力,它涉及材料的导热能力、保暖、灼伤与凉爽。现在的研究中还有涉及服装材料本身吸热、产热的热学性能。二、基本知识1.热阻 在服装气候里有两个热源,一个是人体,另一个是热环境。而热量总是从较高的温度处向较低的温度处转移,这样服装在人与环境中起着对热的阻挡作用。2.热变形 服装材料在生产加工、穿着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处于热的环境下,如成衣染整、洗涤及熨烫等,往往都是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因此在这些加工整理及使用过程中,热对服装的成型与保型有一定的影响。3.耐热性 服装材料在不同的温度情况下,其物理、化学性质是不同的,严格地来说,服装材料的所有性能测试都应在标准状态(20℃、相对湿度65%)下进行,否则其数值的可比性存在疑问,由此可以说服装材料性能对温度的依存度是很大的。大多数合成纤维材料在热的作用下、有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直至软化、熔融。天然纤维在高温作用下,由于软化点高于分解点,因此它们不熔融而是直接分解或炭化,表13—l为各种材料的热学性能。表13—2为各种材料耐热性。表13—1 各种纤维的热学性能表13—2 各种材料的耐热性
4.熔孔 合成纤维织物在接触到超过其熔点的火花或热件时,接触部位就会形成孔洞,此现象称为熔孔性。其原因在于合成纤维织物受热后没有分解点而直接熔融。热体的温度高于其熔解温度时,便会产生熔融;再加之合成纤维吸湿性较差,回潮率较低,合成纤维受热后迅速吸收热量并形成热力聚中。对于其它纤维则由于回潮率较高,受热后,水分吸收热量,加速热量散逸,从而可以避免熔孔。 5.阻燃 当服装材料受热分解时,产生可燃性的分解产物,此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