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测试 >

纺织品抗紫外线性能检测标准比较(一)

来源:《印染》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31日

何秀玲O 前言 紫外线按辐射波长不同,可分为UVA(315~400 nm),UVB(280—315 nm)和UVC(280 nm以下)三个波段。UVA也称晒黑段,此波段的紫外线很少被臭氧层吸收,大部分可到达地面,并穿透人体真皮,伤害皮肤的骨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久之使皮肤老化,失去弹性,出现皱纹,黑色素沉积。UVB一般称晒红段,可被臭氧层吸收,只有极少量到达地面,但UVB对皮肤的伤害远大于UVA,其穿透力可达表皮层,引起皮肤发红、产生黑色素、晒斑,甚至造成灼伤。过量UVB照射还会诱发皮肤病,引发白内障,降低人体免疫功能。UVC几乎被臭氧层吸收,基本达不到地面,对人体的影响可不考虑。 近年来,大量排放的氯氟烃化合物使臭氧层和地球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量逐年增多。据新西兰国家气象局统计,过去10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加了12%。 阴天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量约为40~60 kJ/m2.晴天约为80—100 kJ/m2,炎夏烈日约100~200 kJ/m2.而人体皮肤每天接受紫外线的安全辐射量应在20 kJ/m2以内。服装是人们防紫外线辐射的重要屏障,普通服装的遮挡率一般在50%,达不到对人体安全防护的要求,所以要开发专门的抗紫外线纺织产品,随之而来的是对其检测,已成为行业关注的问题。澳大利亚、美国、欧盟和我国等均提出了纺织品抗紫外线性能检测方法。本文阐述纺织品抗紫外线性能的几种常用检测标准,并作进一步比较。

1 澳大利亚/新西兰检测标准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紫外线照射强度高的国家,其皮肤癌患者每10年增加1倍。1996年两国首先提出了AS/NZS 4399:1 996 Sun protective c10thing—Evaluation and classification((日光防护服评定和分级标准》,用于测定贴身防护纺织品、服装和

其它防护用品(如帽子)的紫外线透射率,对抗紫外线辐射标签也提出了要求。但是不包括防晒霜、建筑及遮阳用篷布、太阳镜和伞等,也不用于非太阳光紫外线辐射源。 该标准规定,至少准备4块样品,取样时距边部应超过5 cm,样品需干燥、不扭曲、不需预调湿,样品大小应充分覆盖仪器孔眼。测试需在温度(20±5)℃和相对湿度(50±20)%的环境中进行。紫外线辐射波长范围为290~400 nm,测试波长间隔5 nm。测试内容包括平均UPF值、UPF标准偏差、UPF等级、平均紫外线透过率T(UVA)av和T(UVB)av。 如果样品不均匀,则按以下要求取样: (1)若样品有多种颜色,不同颜色均需测试,以最低测试值为测试结果; (2)如果样品有不同的组织,取覆盖系数最小的部位(如孔眼结构); (3)有衬里的衣服,衬里与面料需一起测试。 该标准对出口澳洲的抗紫外线产品提出了相关要求,见表1。 表1 出口澳洲抗紫外线产品的要求 标准还规定,抗紫外线商品必须附上清楚且合法的标签,标签包含以下内容: (1)制造商名和商标名。 (2)对产品的日光防护性进行数字评级时,应采用标准规定的“紫外线防护系数”或“UPF值”,标注在产品上的UPF等级不能超过50。标注等级和防护分类的字体和字号必须相同。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