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溶解时间均为30 min从理论上分析,甲壳素纤维分子含有氨基,呈弱碱性,应溶解于酸性化学试剂。采用化学毒性较小的5%乙酸作为试剂,在常温下进行溶解性试验,其结果为:溶解时间30 min部分溶解,60 min全部溶解。以上试验表明,聚乳酸纤维在常温下的耐酸碱性较好;大豆蛋白纤维在常温下耐酸性较差;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在沸腾时的耐酸碱性均不理想;甲壳素纤维可采用溶解法进行辅助定性。2.3红外吸收光谱法各种纤维的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图见图2。
(a)聚乳酸纤维
(b)大豆蛋白纤维
(c)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
(d)甲壳素纤维图2各种纤维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表5部分新型生态纺织纤维红外光谱主要吸收谱带及其特征频率
由图2(a)知,聚乳酸纤维的主要吸收峰具有酯类特征(见表5),属于聚酯族,然而其红外吸收光谱图与聚酯纤维(俗称涤纶)的红外吸收光谱图有明显差异。大豆蛋白纤维的特征峰除去酰胺基峰以外,与聚乙烯醇纤维(俗称维纶)的特征峰完全一致,见图2(b)和表5。而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特征峰除去酰胺基峰以外,与聚丙烯腈纤维(俗称腈纶)的特征峰完全一致,见图2(c)和表5。再配合显微镜观察纤维的形态,无论是纵向还是横截面,大豆蛋白纤维和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纤维形态与聚乙烯醇纤维和聚丙烯腈纤维的纤维形态都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添加了酰胺基,使其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不能采用同样的化学溶解法对其准确定性。3 小结(1)新型生态纺织纤维不能仅通过一种方法对其准确定性,应结合使用显微镜观察法、溶解法和红外吸收光谱法。
相关信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