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测试 >

聚乳酸/棉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比较(一)

来源:《印染》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03日

傅科杰,杨力生,翁 毅,包冬女,冯 云

O 前言聚乳酸纤维是一种能完全生物降解的纤维,其物理性质介于涤纶和锦纶之间,断裂强度和伸长等也与涤纶和锦纶相似,但其熔点和模量较低,手感很好。聚乳酸纤维的弹性回复率高,玻璃化温度适宜,因此定形和保型性能好。聚乳酸纤维制成的服装吸湿性优于涤纶,悬垂性和抗皱性好,比涤纶服装更华丽美观,是制造内衣、制服、时装的理想材料。目前市场上推出的聚乳酸纤维与棉混纺产品应用范围广,如1998年,钟纺公司推出了聚乳酸纤维Lactron与棉混纺制成的新型纺织品“Kanebo Corn Fiber”。聚乳酸是一种新型纤维,我国目前还没有针对聚乳酸纤维混纺产品的定量分析方法。本课题前期对聚乳酸纤维和棉混纺织物测试分析进行了试验,按聚乳酸纤维和棉纤维的化学溶解性能,选择75%硫酸、二氯甲烷、5%氢氧化钠和88%甲酸四种试剂作为聚乳酸(PLA)/棉纤维混纺产品的溶解试剂(见表1),对二组分纤维的混纺产品进行化学定量分析,并对这四种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比较。表1 溶解试验方法及溶解试剂的选取注:具体溶解试验方法见1.3节。

1 试验1.1仪器索氏萃取器,恒温水浴锅,抽滤装置,分析天平(精度0.000 1 g),恒温烘箱,干燥器(装有变色硅胶),玻璃砂芯坩埚(容量30~50 mL,微孔直径40~120 μm);称量瓶,量筒,烧杯,温度计,具塞三角烧瓶。1.2 试剂所用水均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石油醚(馏程为40~60℃),二氯甲烷,75%硫酸,88%甲酸,40 mL氨水(密度0.880 g/mL)用水稀释至1 L,5%氢氧化钠溶液(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1.3试验方法1.3.1试样预处理取试样5 g左右,置于索氏萃取器中,用石油醚萃取1 h,每小时至少循环6次。待试样中的石油醚挥发后,将试样在冷水中浸泡1 h,再在(65±

5)℃的水中浸泡1 h,水与试样质量比为100:1,浸泡时不断搅拌溶液。然后抽吸或离心脱水、晾干。1.3.2试验方法(1)75%硫酸法将烘至恒重的预处理试样纤维约1 g放入三角烧瓶中,每克试样加入75%硫酸150 mL,盖紧瓶塞,摇动烧瓶使试样浸润,在(50±5)℃温度下保持1 h,每隔10 min摇动1次。用已知干重的玻璃砂芯坩埚过滤,将不溶纤维以同温同浓度硫酸洗涤3次,抽吸排液,用冷水充分清洗,然后用稀氨水中和洗涤2次,最后用冷水洗至pH值呈中性。每次洗液加完后,先依靠重力排液,然后用真空抽吸排液。将装有不溶纤维的玻璃砂芯坩埚以(105±3)℃在烘箱中烘至恒重,称量。(2)二氯甲烷法将烘至恒重的预处理纤维试样约1 g放入三角烧瓶中,每克试样加入二氯甲烷100 mL,盖紧瓶塞,摇动烧瓶使试样浸润,在(20±5)℃下放置15 min,并不时摇动。用已知干重的玻璃砂芯坩埚过滤,将不溶纤维用100 mL二氯甲烷洗涤5次,抽吸排液,洗毕使其自然挥发,最后用冷水充分洗涤不溶纤维。每次洗液加完后,先依靠重力排液,然后用真空抽吸排液。将坩埚烘至恒重,称量。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