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纺织知识:仿羊绒纤维纯纺纱的开发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9日

仿羊绒纤维为聚酯改性纤维,蜂窝状微孔结构、纤维强力较低、抱合力好,需较大的后区牵伸、摩擦因数较小,在纺纱过程中纤维有损伤,纤维的可纺性较差。

工艺流程

A002D型抓棉机→A006BS型自动混棉机→FA022-6型多仓混棉机(6仓)→A036BS型豪猪开棉机、豪猪打手→A092AS型双棉箱给棉机→A076C型单打手成卷机→A186D型梳棉机→FA303型并条机(三道)→A454PQ型粗纱机→FA502型细纱机→AC338型自动络筒机。

工艺配置及主要工艺参数

开清棉工序

由于仿羊绒纤维细度细、整齐度好、强力较低、不含杂等特点,在开清棉工序采用化纤流程及打手配置,多松少打、少抓勤抓工艺原则。适当降低各打手速度(梳针打手440r/min、综合打手800r/min),增大打手与尘棒之间的隔距,以减少纤维的损伤及棉结的产生。开清棉工序主要工艺参数:棉卷长度为30.6m、长度牙34T、定量控制为400g/m干重、不匀率为0.91%、正常卷98%。成卷罗拉转速10r/min。

梳棉工序

根据仿羊绒纤维的特点,为保证生条质量、减少纤维损伤,梳棉采用低速度、大隔距、定量偏大掌握的工艺原则。采用化纤类针布,且将降低速度,增大锡林与刺辊表面速比、减少盖板与后车肚的落棉,总落棉量应控制在2.5%以内。为减少纤维的损伤和短绒的产生,增大刺辊与给棉板的隔距,并适当加大锡林与盖板之间的隔距,道夫、锡林转移率要大,减少纤维充塞、反复揉搓,增加梳理转移,减少棉结的产生,使封闭式小漏底、除尘刀采用高刀平角度工艺;各分梳部件的状态保持良好,消除棉网产生的云斑,为防止棉网飘头、坠网、塌边及凝聚困难问题,增加双皮圈导条装置,棉条张力较小掌握,保证了棉网顺利成条。

并条工序

为了保证并条混和均匀,采用三道混和,采用“大隔距、多加压、低速度、重定量”的工艺原则。为减少皮辊“三绕”现象,皮辊选用邵尔A85度胶辊,经防缠涂料处理。合理牵伸

配置,混一后牵伸倍数偏大掌握,总牵伸适中掌握,混二后牵伸倍数偏小,总牵伸倍数偏大,混三后牵伸倍数、总牵伸倍数均偏小掌握。合理牵伸配置达到即改善重量不匀率,提高纤维伸直度又不恶化条干的目的。

粗纱工序

由于仿羊绒纤维长度长、细度细、纤维抱合力好,采用“重定量、大牵伸、低速度、强控制、较大的后区牵伸(1.3倍)”的工艺配置,以加强对牵伸区中纤维的控制,并利于稳定牵伸力与握持力,防止出现“硬头”,粗纱捻系数适当掌握(70左右),减少粗细节和毛羽,提高成纱条干均匀度。同时,注意胶辊表面状态及车间温湿度的控制,以减少飞花的形成。

细纱工序

为提高成纱质量,对细纱工艺部件进行了优选,选用了硬度较大、弹性较好的胶辊,采取了“减小后区牵伸、小钳口、重加压”的工艺原则,并配置较低的车速,由于仿羊绒纤维长度长、整齐度好、卷曲度好,所以选择较大的后区牵伸倍数,总牵伸在44~47倍之间,捻系数确定在390左右。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