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细纱出硬头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来源:全球纺织网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5日

细纱出硬头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纺纱时出硬头,究其原因就是牵伸力大于握持力。加压过轻会造成出硬头,但这不是唯一的原因。在纺纱过程中,为消除出硬头现象,切忌采用调低摇架工作高度即<3mm的高度,甚至低到无间隙来达到增大加压力,从而增大握持力的不恰当做法。这样会使摇架加压弹簧长期处在压并状态,最终带来摇架压力衰减缩短使用寿命,也会使用电增加、机件加速磨损、罗拉产生扭振等不良后果。

消除出硬头现象,除原料、运转操作、温湿度等因素外,同样要从工艺和设备方面着手,有针对性地查找原因以解决出硬头现象。

工艺因素造成出硬头的特征是:发生的面较广、来势较猛影响较大,必须及时处理解决。工艺方面造成出硬头的原因及防治方法见表1。

设备因素造成出硬头的特征是:发生的面较窄,往往集中在个别机台或个别锭子,平时应加强巡回检修,及时消除。设备方面造成出硬头的原因及防治方法见表2。

在解决出硬头过程中,工艺和设备部门应各自先检查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必要时双方相互配合,共同查找原因及时解决。

表1工艺因素造成出硬头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造成原因

防治方法
1.粗纱捻系数太大
1.减少粗纱捻度,调整粗纱捻系数
2.粗纱定量太重
2.适当减轻定量
3.粗纱回潮率太高
3.适当降低回潮率
4.前罗拉加压太轻
4.适当增加压力
5.后牵伸倍数太小
5.适当放大后牵伸倍数
6.后区罗拉隔距太小
6.适当放大中后罗拉中心距
7.钳口隔距太小
7.适当放大钳口隔距

表2设备因素造成出硬头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造成原因
防治方法
1.金属上销严重变形
1.重新整形或调换上销
2.金属上销弹簧太硬或弹簧滑出上销槽
2.调换上销弹簧或重新安装好弹簧入槽
3.钳口隔距块缺少或错用
3.补装或调换正确的钳口隔距块
4.摇架加压力值标定太轻
4.按工艺要求调整加压力值一致
5.摇架工作高度显著过大
5.调整摇架工作高度到3mm
6.摇架销轴或矩形螺母松动滑出摇架座
6.重新铆牢(或调换)销轴或矩形螺母
7.下销位置显著
过高
7.下销平面部分相对于前罗拉表面最高点-0.20mm
8.胶辊:硬度太高、表面太光滑、直径太小、严重中凹、涂层太厚或不匀、涂料过期、胶辊或中铁辊轴承磨损、缺油或加油过多造成胶辊回转滑溜,转速不匀等
8.调换合适的胶辊或胶辊轴承,严格涂料操作管理,正常加油周期和加油适量(油脂刚溢出轴承侧面),确保导纱横动装置有效和适量宽度。
9.胶圈:太厚太硬、内径大小不一、表面有油污、严重中凹或变形、上下新胶圈同时使用等
9.控制胶圈总厚度和内径尺寸,按上薄下厚原则合理选用,新旧胶圈搭配使用,及时调换不良胶圈。不用油污手拆装胶圈
10摇架左右定位不正,粗纱离胶辊边缘太小
10.导纱动程宽度控制在8-10mm间,粗纱离胶辊边空不小于3mm,喇叭口中心与罗拉沟槽中心对正,上罗拉与下罗拉沟对正槽下胶圈跑偏<3mm,前中后下罗拉无明显长短差异
11.摇架支杆轴位置低于下罗拉表面
11.修正或调换支杆轴或支杆轴座
12.摇架固定螺钉或调节螺钉与矩形螺母配合过松而滑牙
12.调换不合格的螺钉或矩形螺母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