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平缝机在缝制中不同厚料跳针问题的处理方法

来源:中国纺织服装机械网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26日

羽绒面料在缝制特厚处跳针
  羽绒面料加上真空棉、羽绒缝制而形成0.7—1.1cm的特厚层,机针与缝线在这种状态下,就不易形成良好的线环,而导致跳针。根据这种特厚层的情况,首先解决送料问题,把送布牙换成厚料型送布牙。针板的容针孔应大些,送布凸轮也相应调整,调节标准:牙齿到最高处,机针的针尖应在针板容针孔内;针杆高度也要大幅度的调整,针杆高度应在针杆下死点时,下到针杆刻度第三根线再要下0.1cm。这样,利用加大针杆行程的原理,来完成勾线;机针与勾线时间也有变化,针杆自下死点上升到刻度第一根线时调节角度,角度调节数值和上述一致;加大压脚压力;因特厚料,机针易产生磨擦发热,有可能还会使线环难以形成,必要时需用加注硅油在过线处的办法来解决。
  砂洗前的真丝绸在缝纫时因两层面料而出现的跳针
  真丝绸面料在未经砂洗前,面料缝制中很涩又很硬,这样,就导致机针和缝线在缝料中不能产生良好的线环,而形成跳针。检查针杆是否磨损有间隙;检查旋梭尖是否良好和标准,因为旋梭尖是勾线的关键部件,千万不能有毛刺,秃尖等毛病,如发现,应及时用金刚锉或油石.金相砂修磨达到标准,而后再进行角度调整;检查针杆高度,针杆高度标准为:针杆在下死点时,针杆刻度线应在第二根线上。这样,在针杆上升到第一根线时,调整机针与旋梭尖的角度为最佳。调整角度先应注意:如针杆稍有间隙,就要用左手将针杆向左稍推一点,再进行调整。调节机针与旋梭的角度标准为:针杆从下死点上升到第一刻度线时,旋梭尖应在机针孔上1.1—1.5cm,而旋梭尖与机针侧向间隙为0.02—0.05cm;送布机构也是关键,首先检查一下送布凸轮是否标准,因为缝制薄料,牙齿应低些,所以,要适当调节送布凸轮。
  砂洗后的真丝绸在缝制高低层时跳针
  面料软,所以机针与缝线经过缝料时线环就难以形成,但对面牌与底边搭界高低处,就更加会导致高低处的压脚下方有空隙,不能正常形成线环,出现

跳针现象。检查针杆是否有间隙;检查旋梭尖是否有行刺、秃尖;检查针杆高度。因是高低层,属中厚料型。修理时要冷静思考后再着手对针杆高度的高低作适当调整,根据这种类型的情况,将针杆高度确定在针杆到下死点刻度第三线为基准来调节,具体调节方法,就是调整角度应在刻度第三线上升到第一根线时进行各项标准调节;检查一下针板容针孔是否标准;压脚如是使用中速平缝机压脚,应将压脚后方磨去些,形成送布时,压脚与高低层缝料一下顺利下来压着缝料。
  缝制皮革时,送布不好并跳针
  在缝制皮革时,面料涩针并产生送布不好,所以产生跳针。按上述特厚料的办法去修理,但是送料问题上有差异,应用尼龙压脚来处理送料不好。也可以对皮革缝制物处用抹硅油的方法来处理。
  牛仔在缝制时,用粗线产生断线、轧线、跳针
  牛仔布加粗线缝制,导致线环难以形成,并使粗线无法从旋梭定位钩脱出线环产生断线、轧线、跳针。除了用上述的厚料型方法修理外,对此有不同之处,因主要用粗线,这样,在维修时还要对旋梭定位钩进行加工修磨,使粗线爽快地从定位钩出来。并最好选择磨损不太大的旋梭。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