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头锁眼机是专门用于缝制钮孔的设备。它除了具备普通缝制设备中最基本的机构外,还增加了摆针及变位机构、切刀机构、剪线机构以及制动变速控制机构等。目前,国内最常见的平头锁眼机基本结构大致分为两大类,以重机761、781为特征的机型,如大连GI3-1、上工GF108等,其主控制大盘(曲线轮)水平摆放机座下部;以兄弟814、816为特征的机型,如标准GT670、华南GI6-1,其主控制大盘垂直摆放机座中间,缝锁顺序有由左向右和由右向左的区别。了解并掌握平头锁眼机最基本的调试定位要点,对于设备出现故障时能作出准确的分析,调试定位,提高工作效率,无疑是维修这类设备的前提。
刺布机构的定位
平头锁眼机的针杆在缝制过程中,除了做上下运动外,还要作横向摆针运动,在摆针和变位机构的作用下,使直针能在针板孔的不同位置上刺入缝料,实现左横列、右横列、前后套结,以形成完整的钮孔缝制。
针杆高度、摆针时间、针位定位在刺布机构定位过程中的重要性。
1.1、针杆高度定位
针杆高度定位在缝制设备调试中非常重要,许多调试工作都是以它为基准。高度是否合理,与缝制效果好坏和故障率的高低都有直接关系。一般的方法是:按要求装上机针,取左横列右针位或右横列左针位,用手转动机器使针杆下降至最低位置,测针杆下端距针板平面之间的尺寸(重机781约11.9mm,兄弟814约13.5mm)。这个参数对于不同的机型,或同机型缝制面料差异太大的产品,定位时都会有所不同。在实际调试工作中,为满足缝料类别和特殊产品缝制需要,就是同一型号的设备,针杆高度还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一些,弹性、软缝料针杆宜下降些,厚、硬缝料针杆宜上升些,再加上勾线机构的配合,会使缝制效果得到提升。针杆高度尺寸变化应当控制在标准值±1mm内为好。
1.2、摆针时间定位
针杆的横向摆动是形成左右横列、前后套结和钮孔状态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