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物在气流染色中的质量控制(一)
气流染色工艺及设备性能对针织物的染色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针织物的湿加工特点与气流染色的工艺条件相结合,在满足针织物原坯和染化料一定要求的条件下,通过设备的结构性能和染色工艺参数的保证,对染色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可以保证针织物的匀染性和染色工艺的重现性。本文对此提出了具体的控制方法和要求。
气流染色以其高效、节能和环保的特性,在印染行业已逐步得到应用。由于气流染色的浴比仅为l:3~l:4,染色的工艺时间(升温时间及染液与织物的交换频率)和能耗(水、蒸汽、染化料等)都大为减少,并且还为针织物的生态加工提供了工艺条件。例如,具有生态加工特点的针织物酶处理工艺,就是利用气流染色的低浴比条件,始终保持酶的较高浓度和酶处理液的强烈循环运动,达到织物的最佳处理效果。此外,气流染色的小浴比条件还可以提高活性染料的直接性,降低盐的用量,减少排放液中盐的残留量,提高染料的利用率和染色深度。目前出现的低盐染色工艺,除活性染料本身的直接性提高外,还可采用气流染色的小浴比来提高染料的直接性,以达到节省染料和助剂的目的。
气流染色虽说具有诸多的优点,但在过去十几年的具体应用中,人们并没有完全掌握气流染色的工艺规律和设备特点(其中包括气流染色技术方面有些还不是很成熟),绝大部分还是采用传统的溢流或喷射染色工艺,因此经常会出现染色质量问题。相对传统的溢流或喷射染色工艺大浴比而言,气流染色的小浴比染色条件对染色要求更加苛刻。因为织物不是浸没在染液中,所以染料温度和浓度变化的差异,如果在被染织物各部分保持过长,肯定会出现染色不均匀,并且很难通过移染来达到匀染。除此之外,针织物编织过程中形成的内应力也会因为处理的条件不当而产生折痕。
要保证织物染色质量,除了满足常规间歇式染色工艺对织物原坯、染化料、水质、染色工艺和操作规程等要求外,还要根据气流染色工艺的特点,进行染色全过程控制。
1.3织物的张力
针织物在湿加工中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不能长时间处于某个具有张力
针织物在酶处理工艺中与处理液的快速交换,可以加快酶的反应速度,提高处理效果。而对超细纤维的针织物来说,超细纤维的比表面积较大,上染速率很快,容易产生上染不均匀。因此,能够提供染液和被染织物快速交换条件,对染料的均匀上染是十分有利的。在气流染色中,针织物因张力的原因,布速不能太快,但考虑到织物的循环周期对均匀上染和折痕产生的影响,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