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退煮漂短流程工艺设备(二)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4日

组合汽蒸箱[3]
高给液装置与组合汽蒸箱的结合,构成退煮漂工艺的核心单元机。
织物经高给液处理,带足工作液进入汽蒸箱,在一定的温度及时间内充分反应,经化学、机械作用,将浆料、棉籽壳、蜡质和果胶等杂质膨润、降解、乳化、剥落,而后通过水洗单元充分水洗,将它们清洗去除。
21汽蒸箱的功用
汽蒸箱内蒸汽的温度、湿度、压力及容布量是主要工作参数。在进行退煮漂工艺时,要求织物在汽蒸箱中能有效地防范皱印、风干印、浆斑、碱斑、皱条和档印痕等疵点;要提供稳定的饱和蒸汽,且蒸箱结构密封,进行无氧处理;织物在蒸箱内上蒸下煮,要提供低张力均匀畅顺无皱条导布,以及良好的堆置成形和恒定可控反应时间,以提高工艺的再现性。
211在蒸箱中进行碱煮练,空气的存在会导致纤维素纤维氧化损伤,因此,隔绝空气是极为重要的。一方面,蒸箱中混入空气,会使蒸汽的分压降低,导致温度降到大气压力的饱和温度之下,这是练漂工艺所不允许的。图3是空气含量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Air-Tec装置是一种空气含量检测仪表。操作时,首先用冷水充满量筒2,然后打开通往蒸箱的测定管4、排水管6和进水电磁阀13。当水从排水管中溢出时,即同时将测量点的蒸汽一并引出。由于空气比蒸汽重,测定点处于蒸箱的最低点最好,任何留存的空气将积聚在这里。如果蒸箱内并无空气,测量筒内的水位不会下降。

3Air-Tec装置
1-壳体;2-量筒;3-可调水平标记;4-测量点接管;5-浮筒开关;6-排水管;7-进水流量计;8910-指示灯;1112-选择开关;13-进水电磁阀;14-蒸箱测量点
60s测定时间内,蒸汽中的空气越多,测量筒内的水平面跌落得越大。由于该仪表对微量的空气也能清楚地指示出来,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允许水平面有些下降。水平标记3和浮筒开关5应根据经验调整。如蒸汽中的空气含量超过允许值,水平面下降至设定点以下时,即会发出声光报警。212蒸汽过热会

使织物造成许多疵点。例如,在碱煮过程中,只要蒸汽稍微过热,也会导致烧碱在堆置储存的织物上迁移,造成永久的斑渍和染色不匀。蒸汽过热还会使浆料、纤维等干固在导布辊上,导致织物进给导布辊时起皱。
为了获得加工费用低、质量好的半制品,蒸箱内供应的饱和蒸汽应该尽可能少,且蒸汽稳定、分布均匀。
4是水槽冷却器结构示意图。该冷却器能把过热蒸汽降温到饱和蒸汽温度;降低过热蒸汽的压力;控制蒸汽输送过程的波动。

4水槽冷却器结构
1-压力容器;2-保温层;3-过热蒸汽管;4-流量分配器;5-底盖;6-冷却水管;7-本体;8-饱和蒸汽出口;910-液面传感器;11-溢流器
水槽冷却器为一压力容器1,必须防止热损失及液面控制系统失效,应由用户加设保温层2。过热蒸汽从上面通过管子3流入流量分配器4内部,该分配器牢固地焊接在压力容器1的底盖5上,四周由冷却水包围。冷却水通过管子6从下流入流量分配器的本体7。蒸汽与水}昆和形成的饱和蒸汽从流量分配器逸出水面,从管子8排出饱和蒸汽。冷却水液面由两个液面传感器910监控。溢流器11装在最高液面上方,以防止压力容器装水过满。
5是供汽控制装置。该装置可保证汽蒸箱内充满蒸汽,当加工条件或在一定范围内供汽压力变化,仍能保持一定的蒸汽流量。供汽控制装置要求供应的蒸汽量是工艺需要的最低量,而且分布最均匀。

5Babcock供汽控制装置
1.蒸箱出汽接头;2-空气阀;3-计量装置;4-温度传感器;5-电动阀;6-温度控制器
5中,进汽控制点在始终充满蒸汽的蒸箱最低点,其上方有一只蒸箱出汽接头1。当蒸箱充满蒸汽时,有少量的蒸汽通过I.25cm的管子流入外部的计量装置3中,然后蒸汽与经阀门2进入装置中的受控空气相混,使温度在5570℃。在这一温度范围内,热传导系数的变化对蒸汽通过量的影响极微,因而采用蒸汽和空气的混合体是这一控制系统的显著特点。这样,可用灵敏的传感器4测出混合
气体的温度,并进而由电动阀5控制汽蒸箱的供汽量,使温度保持不变。当需要的供汽量较大时,可将控制仪表6上的温度设定在75℃。经实际生产应用证明,这一系统除了能保证设备稳定供汽外,还可以节约大量蒸汽。
213箱内温湿度要求均匀,除封口密封、箱体保温隔热外,箱底工作液经直接蒸汽加热后,应能畅通进入上部,避免上部温度因过热使织物易产生风干印。
214汽蒸箱上层的预蒸部分采用大直径导布辊,且减小了导布辊上下的中心距,分组补偿导布辊的摩擦阻力矩,使织物在较低张力下平衡、充分地预热,对防止堆置过程因织物预热不熟而产生压皱印有积极作用。
215织物在传输式汽蒸箱高温中进行碱煮,正是处于最敏感状态,所以必须经预加热段,使织物升温达到软熟状态,然后经落布折叠到传输台上。传输台的运行速度可控,但与联合机运行速度无关,这样就可以方便地控制不同的箱内容布密度和停留反应时间。
堆置在传输台上的织物是经落布成形的。通常有双打手落布折叠成形及六角轮杂乱成形两种,组合汽蒸箱中的落布,是影响织物堆置贮存过程产生压皱痕及出布不畅造成折痕的个重要因素。
要保证恒定的停留反应时间,需根据蒸箱传输台上按工艺条件堆置的织物数量,来决定蒸箱进布与出布间的线速度差。这就要求蒸箱出布处的单元机,按蒸箱传输台末端检测堆置量的传感器信号,跟随蒸箱进布处单元机的运行线速度不变,则传输台上堆置的织物总量不变,从而使织物在蒸箱内的停留反应时间恒定不变。
检测堆置量的传感变送器通过使感应耙紧贴出布,随着堆置末端的位置变化,使感应耙位移,传感器发出位移的电信号,从而控制汽蒸箱出布端单元机的车速,协调该单元正常牵曳出布,维持织物堆置末端始终处在设定值上。


1  2  3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