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纯棉织物阻燃整理工艺探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3日

1实验部分

1·1实验材料

1·1·1织物;110cm全棉纱卡

1lOcm全棉府绸

11·2试剂;阻燃剂FRC-2

树脂(6MD)

柔软剂(有机硅)

H3PO4均为工业品

1·2测试方法

本实验采用垂直燃烧法。取经阻燃剂整理的织物经纬各三块,每块1.5cm×24.5cm,于防火试验仪上固定试样,使试样下端离灯口l9mm,并调节火焰高度38mm,接触试样12s,移开火焰,同时按下秒表直至布样上火星全部熄灭再停表,记录续燃、阴燃时间。

炭长测量;阻燃试验结束后,取下试样,对折,在试样下端一侧压上与试样单位面积相称的重锤,用手缓缓提起试样下端另一侧,让重锤翻转,测定断开长度。

1·3纯棉织物阻燃整理

1·3·1阻燃剂的选择

使用阻燃剂要达到如下要求:

a.不能影响织物手感

b.对色泽影响要小

c.对人体无毒害作用

d.具有良好阻燃要求,没有余燃。

针对以上要求,我们使用了汽巴公司阻燃剂CP、明成阻燃剂、南通工学院阻燃剂进行试验,经过多次试验和对比,最终选用了常州化工研究所开发的阻燃剂FRC-2,该阻燃剂阻燃性能好,不挥发,不析出,发烟小,不产生有毒气体和腐蚀性气体,并且经30-50次水洗,阻燃效果仍能满足要求,织物经整理后,能符合美国DOC-FF3-11的规定。

1·3·2阻燃剂工作液配方

阻燃剂FRC-2350-400g/L

6DM(树脂)40g/L

柔软剂(有机硅)40g/L

H3PO424g/L

1·3·3阻燃工艺

将棉布在工作液内二浸二轧(轧液率保持在65%-70%)→100℃烘干→165-170℃下焙烘(3-4min)→碱洗水洗烘干。

2结果与讨论

2·1温度对阻燃效果的影响

将纯棉纱卡浸轧在350g/L的阻燃剂中,烘干后,在不同的焙烘温度和时间下进行试验,结果见表1

1不同焙烘条件下的阻燃性能

焙烘温度/℃

l40

150

150

165

l70

焙烘时间/min

5

5

4

3

3

余燃时间/s

0.0

0.0

0.0

0.0

0.0

阴燃时间/s<

.5

1.0

0.8

0.5

1.0

炭长/mm

71.3

75.4

44.3

44.0

45.7

由表1可以看出,温度对阻燃效果的影响并非很大,综合各种条件,取165℃焙烘3min为宜。

2·2pH值对阻燃效果的影响

我们将阻燃剂工作液调节不同pH值进行试验,结果见表2

2不同pH条件下的阻燃性能

pH

2.0

3.0

4.0

4.5

5.0

5.5

余燃时间/s

0.0

0.0

0.0

0.0

0.0

0.0

阴燃时间/s

0.0

0.0

0.0

0.0

0.3

0.3

炭长/mm

28.2

29.1

32.4

35.6

67.1

69.0

织物泛黄程度

较黄

较黄

不黄

不黄

不黄

不黄

由表2可以看出,pH越小,阻燃性能越好,但是pH值太小,织物手感硬,易泛黄,综合各种因素,取pH值为4-5为宜。

2·3阻燃剂用量对阻燃性能的影响

将棉织物浸轧在不同浓度的阻燃剂中(轧液率相同)进行试验,结果见表3

3不同用量阻燃剂的阻燃性能

阻燃剂用量g/L

200

250

300

350

400

余燃时间/s

0.0

0.0

0.0

0.0

0.0

阴燃时间/s

1.0

0.5

0.0

0.0

0.0

炭长/mm

123

89

72

59

57

由表3可以看出,阻燃剂用量增加,阻燃性能越好,但用量过多,会影响织物手感并成本增加,综合各种因素,取阻燃剂浓度为350-400g/L为宜。

2·4不同阻燃剂的阻燃效果

我们将不同阻燃剂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见表4

4不同种类阻燃剂的阻燃性能比较

阻燃剂

FRC-2(国产)

FRC-3(国产)

CP(迸口)

MTS(□)

余燃时间/s

0.0

0.0

0.0

0.0

阻燃时间/s

0.0

0.1

0.0

0.0

炭长/mm

54.2

72.3

53.2

49.3

由表4可以看出,FRC-2与进口阻燃剂相比,略显劣势,但其价格却只有进口价的1/4,所谓价廉物美。

3结论

3·1阻燃剂用量对阻燃剂性能有影响,阻燃浓度最好为350-400g/L

3·2阻燃剂的pH值对阻燃性能有影响,最好的pH范围为4-5

3·3阻燃剂的焙烘温度对阻燃性能有

一定的影响,最好的温度为165℃

3·4FRC-2阻燃剂效果与进口阻燃剂相近,但价格低廉,易推广,

3·5若加上良好的柔软剂,会使织物获得较好的阻燃性,良好的手感和耐洗性。

4参考文献

[1]染整工艺原埋(M)1984,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

[2]阻燃化学及其应用(M)1988,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  2  3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