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织物增白
涤纶织物增白加工,传统的采用DT增白剂。DT增白剂是一只具有苯并噁唑结构的杂环乙烯(撑)类增白剂,但其性能不太理想,而20世纪80年代后期推出的双(苯乙烯基)苯衍生物型荧光增白剂如PSCPS、BlankophorER具有强度高、色光鲜艳洁白、耐高温、不易升华、不易泛
涤纶织物增白加工,传统的采用DT增白剂。DT增白剂是一只具有苯并噁唑结构的杂环乙烯(撑)类增白剂,但其性能不太理想,而20世纪80年代后期推出的双(苯乙烯基)苯衍生物型荧光增白剂如PSCPS、BlankophorER具有强度高、色光鲜艳洁白、耐高温、不易升华、不易泛黄、耐漂等特点,因而加工质量较理想。涤纶荧光增白剂增白一般采用两种工艺。
(1)热熔法该法是织物浸轧增白液并烘干,然后热熔或定形(180~200℃,30~60s)。增白剂用量DT较高,而CPS和ER用量较低,CPS—1约为DT的(1/10)~(1/12)。CPS和ER在高温段白度改变较小,而DT在180℃以上随温度的提高而白度降低;190℃热熔时,50s后,DT白度有较大幅度降低。
(2)高温高压法此法是将织物置于高温高压染色机的增白液中、于125~130℃处理20~30min。增白剂用量DT在1%~4%之间,而CPS和ER用量较低,CPS一般为DT的(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