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棉织物的前处理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16日
[pagebreak]

织物经稀碱冲吸以后脱离布铗,进入去碱箱进-步去碱。去碱箱是一铁制密封箱,箱盖可以吊起,以便穿布和处理故障。箱内上下有铁制导布辊各一排,上排主动,下排被动。进出口处均有水封,以阻止箱内蒸汽向外逸出。下排导滚之间有铁板相隔。箱底部盛水,用以洗去布上残碱。箱底呈倾斜形,前低后高,后进水前出水,逐格倒流。织物层间装有直接蒸汽管,运转时向织物喷射蒸汽,部分蒸汽在织物表面冷凝成热水,并籍蒸汽喷射作用渗入织物内部,起冲淡碱液和提高温度的作用。下排导辊浸没在去碱箱下部的水中,当织物进入下辊筒附近时,织物上较浓的碱液与箱中的淡碱水发生交换作用,结果织物上含碱量降低,水中含碱量逐增。经多次交换,织物上烧碱可以大部除去,每公斤干织物含碱量可降至5g以下。织物离开去碱箱后进入平洗槽,进一步洗去织物上残碱。出布时要求一般织物pH值为78,厚重织物pH值为89。必要时可用硫酸稀溶液加入平洗槽中,中和织物上残碱,再水洗至织物呈中性(出布pH6.57.5),但因增加成本,一般很少采用。
弯辊丝光机:组成与布铗丝光机基本相似,仅伸幅部分不同,弯辊丝光机的伸幅装置由一浅平具有一级阶梯的铁槽和1012对弯辊组成。弯辊由弯芯轴、轴套和铁套筒组成,前半段铁套上包有一层刻有周向槽纹的橡胶层。丝光时织物绕经弯辊套筒的弧形斜面时,受到纬向的分力作用将布幅拉向两边而伸幅,但扩幅效果不如布铗链,又易使纬纱造成弧形,且布边约束力不如中间,容易造成经纱密度不匀(中间稀,两边密),总的效果不佳,目前国内已很少使用。直辊丝光机:与前两种丝光机结构差异较大,它没有浸轧装置和伸幅装置。织物浸碱及去碱均在长槽内完成,槽内有多对上下排列互相轧压的直棍,上排包有耐碱橡胶,下排是主动铸铁辊,表面刻有向外旋的分丝纹,可防止织物收缩,起扩幅作用。铸铁辊浸在丝光碱液内,工作时织物在上下两排直辊间成波浪形穿行,每浸碱一次,即在软硬辊的轧点问轧液两次。织物经过碱液浸轧槽后便通过一重型轧液辊轧去多余碱液,再经过去碱槽、去碱箱和平洗槽完成丝光过程。直辊丝光机是利用织物经向张力及浸碱后织物收缩力,使织物紧贴在直辊表面,依靠它们之间的摩擦力来阻止织物纬向的收缩,因此伸幅效果较差。但是直辊丝光机可以双幅同时生产,产量较高,浸碱时间长,丝光匀透,不会产生破边,占地面积较小,操作方便,目前主要用于涤棉纺织物丝光,纯棉织物因布幅难达到要求,一般未用直辊机丝光。
2)丝光方法棉布丝光方法及其工序安排有多种,如坯布丝光、干布丝光、湿布丝光、热碱丝光、染后丝光及其它丝光方法。目前在生产中应用最多的仍是干布丝光法,即在织物练漂后轧水烘燥成为干布再进行丝光。因干布吸碱均一,轧碱时碱液浓度降低较少,便于控制及回收。干布丝光时由于干布表面先接触浓碱液,使织物表面溶胀,碱液难以透入布芯,造成表面丝光,丝光程度不均匀。湿布丝光即针对干布丝光的不足之处,将织物轧水后引入浓碱槽,由于织物含有一定水分,浓碱容易透芯,丝光均匀,可以省去预烘燥工序,但湿布要求轧水均匀,轧余率愈低愈好,以免丝光浓碱液过分稀释,影响淡碱回收。湿布丝光的效果稍逊于干布丝光,对染色半制品尚难掌握。染后丝光仅用于染色时因少数染料上染较快,易使上染不匀,或某些易在丝光时被擦伤的织物,但因工艺路线倒转,不能发挥丝光后染色能节省染料的优点,而且丝光淡碱受染料沾污,不利于回收,也不能利用丝光消除前处理中的折皱条,总的来说是弊多利少。
3)影响丝光的因素
碱液浓度:只有当碱液浓度达到某一临界值后,才能引起棉纤维剧烈膨化。烧碱浓度在100250g/L范围内,棉纤维经向收缩率随浓度的增加而上升,超过250g/L后,收缩率上升较缓和;浓度为300g/L时收缩达最高值。浓度超过300g/L,经向收缩率反而有所下降,因此丝光碱液浓度一般控制在240280g/L,对织物光泽及改进染色性能都有较好的效果。如丝光的目的只为了提高染色时染料上染率,可将丝光碱液浓度控制在150180g/L,称为半丝光工艺。烧碱中含杂应尽可能少,烧碱中的碳酸钠及食盐含量不能超过一定范围,否则将造成纤维膨化不匀。在回收丝光淡碱液时,应先将淡碱液经过净化处理,除去丝光冲洗时带进的纤毛、浆料、碳酸钠及其它杂质。常加进纯碱及石灰,待澄清过滤后再送入蒸发器蒸浓供重新使用,未经净化处理的淡碱液,蒸成浓碱后由于杂质积累,对丝光效果常有不良影响。
张力:对织物经纬向施加张力,是丝光时必要条件之一,在适当张力下,可以防止织物收缩,而且织物光泽也随张力加大而提高,织物强力也有增加,但吸附性及断裂延伸度却因张力增大而下降。一般纬向施加的张力尽可能使织物达到坯布宽幅,经向张力控制在丝光前后织物无伸长或少伸长为佳。
温度:棉纤维与浓碱作用是放热反应,因此温度提高将降低丝光效果。降低碱液温度可提高织物光泽,但碱液粘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加,碱不易透入织物内部,以致丝光不透,目前多采用常温丝光,在轧碱槽外壁夹层中通以冷流水,使槽内碱液降温,保持一定温度。
时间:丝光所需时间决定于浓碱液均匀地渗透到织物、纱线、纤维间的时间。在生产时以织物进入头道轧碱槽至第一次冲吸过程,所需时间为355Os。薄织物可适当缩短,厚重织物应稍延长。在碱液中加入耐碱润湿剂,可以加速碱液渗透,缩短工艺时间。但此类润湿剂价格较高,又影响丝光淡碱回收,应用不多。去碱:丝光时必须将织物上烧碱量冲洗降低至6%7%以下,才能够放松张力,出布铗,否则出布铗后,织物仍将收缩。也就是应在布铗或其他伸幅装置上,将织物上烧碱含量冲洗至使织物不收缩的安全范围,再进入去碱箱及平洗槽等后洗装置。整个冲洗去碱采用逆流法,即全部冲洗液流动方向与织物进行方向相反,冲洗液含碱量逐渐增加,便于回收。烧碱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增高而加大,为了提高冲洗去碱效果,冲吸碱液必须加热至70℃,去碱箱温度不低于95℃
(二)、涤棉混纺织物前处理
聚酯纤维与棉纤维的理化性质不相同,在染整加工时,两者应兼顾,纤维混纺比例不同时应有相应的工艺。由于目前涤棉混纺织物是在棉织物染整工艺基础上进行,工艺流程及设备安装路线也大体相似,因此带来一些不便之处。分述于下。
1.烧毛棉织物前处理工艺是先烧毛后退浆、煮练。涤/棉织物虽然也将烧毛列在退煮之前,但可能带来不利之点,如聚酯纤维没有来得及烧掉,受高热形成小溶珠散布在织物表面,在用某些分散染料染色时会因此产生色点;涤/棉织物常用PVA浆料上浆,经烧毛高温作用后退浆时PVA较难退掉,织物上油污也将会固着,影响织物白度。但由于坯布烧毛的工序顺当,管理方便,烧毛机的清洁要求不高,除了个别漂白涤/棉品种在练漂后烧毛,及个别深色卡其在染后烧毛外,坯布烧毛仍是切实可行的。
烧毛时布身温度要求低于180℃,温度过高,则布幅收缩过大,手感发硬粗糙,强力下降甚至脆损。对稀薄、网眼、提花织物更应引起注意。
烧毛设备仍以气体烧毛机为好,用于涤/棉织物的烧毛机火口上方有冷流水辊筒,烧毛时织物在辊筒上包绕,可吸去布身热量,降低布身温度。火口还可转动,针对不同织物采取不同的火口角度,如切线烧毛、透烧、直烧等。烧毛后落布时布身温度应在50℃以下,可用冷风或绕经大冷水辊降温或喷雾降温。干落布应加装静电消除器以免落布不齐,或者织物被卷绕到落布架上。
2.退浆涤棉混纺织物多用PVA及其混合浆料上桨,退浆时可采用碱退浆。碱退浆工艺用烧碱51Og/L,润湿剂适量,80℃轧碱后堆置0.51h,热水(8085℃)冲洗,冷水洗。水洗时水量要充分,防止退下的浆料重新吸附到织物上,影响染色,退浆率要求达到80%。氧化剂退浆可用亚溴酸钠12g/LpH9.510.5,室温浸轧后堆152Omin,用35g/L烧碱于8590℃碱洗,再用热水、冷水洗净。也可用烧碱过氧化氢液退浆。
3.煮练涤棉混纺织物上浆料以PVA为主时,可以退煮一次进行,若是浆料以淀粉为主时,仍应经酶退浆后再煮练。由于聚酯纤维耐碱性较差,煮练工艺应比棉织物煮练温和。目前涤棉混纺织物煮练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低浓度碱、高温汽蒸煮练工艺;另一种是碱浓度稍高、热堆置的工艺。煮练设备以平幅汽蒸设备为主,绳状煮练容易造成折皱,一般不用,但也有少数工厂用绳状煮练处理印花用中薄型坯布。目前生产上趋向用双氧水或亚氯酸钠进行快速煮漂一浴法,已取得初步成功。

[pagebreak]


4.漂白涤棉混纺织物漂白主要是为了去除棉纤维中的天然色素。氯漂仅用于深色涤/棉卡其的漂白。氯-氧双漂工艺也可用于中、浅色品种的前处理。亚漂去除棉籽壳能力强,对煮练要求不高,但受设备限制。氧漂白度较好,不污染环境,对设备腐蚀小,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漂白方法。氧漂常用碱氧双漂工艺,即用过氧化氢(100%57g/L,水玻璃(比重1.4)710g/L、渗透剂及烧碱适量,pH10.511,在100102℃时汽蒸4090min,然后再重复漂白一次,两次工艺完全相同。对漂白织物应在热定形前后各漂一次,并结合聚酯纤维与棉纤维的增白加工,棉增白宜放在第二次漂白时同浴进行。
5.丝光丝光是为了改善棉纤维的上染性能,考虑到聚酯纤维不耐高温强碱的作用,冲洗碱液及去碱箱温度不能高于80℃,丝光水洗后,布上带碱量应尽量减少,出布时pH值控制在7左右。丝光设备可用布铗丝光机,也可以用直辊丝光机。
6.增白涤棉漂白织物及白地面积大的印花织物,漂白后均需再用荧光增白剂DT增白,可浸轧、烘干后在热定形时同时固色,定形后棉再用增白剂VBL在氧漂时同浴增白,并可同时除去多余的增白剂DT
7.热定形热定形是合纤及其混纺织物的特殊工序。涤纶是热塑性纤维,当含涤纶的织物进行湿热加工时,会产生收缩变形和折皱痕,通过热定形工序可以防止上述疵病,并且对织物的光择、手感、强力、抗起毛球等性能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热定形温度要严格掌握,否则将影响织物的染色性能、热稳定性和表面平整性。
涤棉混纺织物一般采用干热定形工艺,热定形设备以热风针铗链卧式热定形机应用最广泛。此机由进布装置、超喂装置、针铗链、扩幅装置、热风房、出布冷却装置等组成。机器运转时,织物由超喂装置上针铗链,所谓超喂即喂布速度大于针铗链运行速度,如此可降低织物经向张力,有利于扩幅,又可使织物在经向能够有一定的回缩。针铗链的作用类似丝光机布铗链的作用,是两条由针板组成的环形长链,运行时针板上的尖针刺入左右布边,带动织物向前运行进入热风房并逐渐扩幅。热风房中循环流动热空气,温度控制在聚酯纤维的玻璃化温度与软化点之间,以190210℃较为合适,经过153Os作用,织物由针铗链送出热风房,以适当速度将织物冷却,使热定形状态得以固定,落布时,可向布面吹冷风或绕经大冷水辊筒来降温,使织物温度降至50℃以下。
热定形工艺顺序有几种。坯布定形,可消除织物在纺织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染整时不致造成严重变形及消除皱痕、裙子皱等。但由于定形时的高温将造成退浆及去油污困难,此法较少应用。中间定形,是将定形工序安排在练漂之后、印染之前进行,此法不致影响退浆工序,而且可以消除前处理产生的折皱,减少织物在印染工序时的收缩,避免升华牢度低的染料在定形时升华沾污设备与织物,但要注意控制好定形温度,此法应用较为广泛。后定形,是在染印后进行,可以提高可溶性还原染料给色量,成品尺寸稳定性及平整度较好,但应注意选用升华牢度高的染料,此法较少应用。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