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织物还是纱线,使用还原染料染色都有隐色体染色和悬浮体染色两种方式。不论何种方式,染色过程都要历经染料被还原成隐色体一隐色体上染纤维一隐色体被氧化成染料一皂洗发色并洗去浮色四步。
由于隐色体初染率高,移染性差,染物匀染性和透染性差(色花及白芯),且预还原操作复杂。因而机织物的还原染料染色基本上采用悬浮体轧染方式。纱线染色中,传统的绞纱染色,还有一些企业采用隐色体染色。但筒子染色采用隐色体染色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可能
是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这种染色力‘式初染率太高,移染性差造成内一中一外色差。另外,较高的碱浓度使纤维溶胀,改变了筒子绕密度及密度分布,各处阻力不均,流量下降。因而国外采用悬浮体染色,但国内很少采用此工艺。
(1)预悬浮体工艺大致经如下几步:
①染液配制:在15—20℃水中加入润湿剂、染料,循环均匀。
②悬浮体冷染:人纱、循环染色lOmin。
③加碱循环:加入烧碱,循环lOmin。
④加保险粉循环:lOmin。
⑤升温还原上染:1℃/min到规定温度。
⑥保温续染:在规定温度保温循环30—40min。
⑦降温吸收:如保温温度超过50℃,在保温结束后慢慢降温到40—50℃,以增加染料上染率。
⑧水洗氧化:按不同染料采用不同氧化剂。
⑨皂洗:肥皂或合成洗涤剂,有时加入Na2C03。
⑩柔软。
在染色开始时,室温条件下,染浴中的染料处于未还原状态,与纤维之间无直接性,低温循环使染料和化学品在纤维上均匀分配。随着温度升高,染料逐渐被还原成具有直接性的隐色体钠盐,由于其已均匀地分布在纤维上,因而就地均匀上染。
最高染色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自匀染程度越充分。问题是不少还原染料的隐色体在强碱高温下与还原剂长时间接触会逐渐分解,结果色泽不深,重现性差,因而要对染料做好实验室工作。
(2)半悬浮体工艺:
①染液配制:在15—20℃室温下,将染料及有关化学品配制好,循环均匀。
②人纱染色。
③升温染色。
以后同
半悬浮体染色工艺的优点是,所有染料和化学品一次加入,染色中只要控制升温,这对一般染色机都能很好地完成。不过,由于升温速率较慢,染色时间可能会长一些。
采用半悬浮体工艺有较好的匀染性和渗透性,这对于一些紧密加捻的强捻纱是十分重要的。
曾发现用本工艺摩擦牢度稍差,所以主要用于中浅色(O.W.f.小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