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快速非烧碱煮漂工艺探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07日

传统的棉、麻及其混纺纱线的前处理工艺采用烧碱、渗透剂、稳定剂、双氧水等助剂,由于漂液的pH值较高,助剂品种多,反应时间长,造成厚纱失重率高,纤维受损变脆,强力降低,手感粗硬,耗水耗能多。此外,由于坯布吸碱不匀又难以洗净,易出现瑕疵;特别是混纺和交织产品漂白时,烧碱会造成另一种纤维的损伤.目前欧洲推出一种非烧碱氧漂助剂的快速氧漂工艺,实现了染漂加工即时化生产。本文对传统和快速氧漂工艺作简要分析,并介绍了快速氧漂工艺在生产中的作用。
1、传统碱-氧漂工艺
采用烧碱和双氧水等多种助剂的氧漂工艺:
渗透剂,m/l1
螯和剂,m/l1
双氧水稳定剂,m/l1
烧碱,g/l2~5
H2O2(27.5%),m/l4~8
浴比1:7~1:12
pH值10.8~11
温度,℃98~100
时间,min80~90
氧漂后进行热水洗,酸洗,冷水洗,洗至中性。
1.1氧漂中烧碱易损伤纤维
在高温、空气存在的条件下,棉纤维与烧碱作用,能够导致棉纤维氧化。由于纤维素剩基环上氧化而产生的基团(醛基)能使葡萄糖甙键对碱变得敏感,而引起聚合度下降,造成纤维脆损,强力下降。
在氧漂中,漂液自始至终有过量的烧碱,烧碱是一种活化剂,能使H2O2转变成过氧氢离子(-OOH),但碱浓度掌握不好,碱浓度过高,反而会引起无效分解,产生O2和HOO•过氧氢游离基,这不仅使H2O2失去漂白作用,增加双氧水的消耗,而O2渗透到织物内部,在高温碱性条件下,将使纤维素受到损伤。
对于氨纶、晴纶、大豆蛋白纤维、竹纤维的混纺、交织织物,则更不适于烧碱氧漂。
1.2氧漂中烧碱造成织物失重率高及手感粗硬
  棉纤维中含有0.5%~0.6%的蜡质或油脂蜡质。蜡质一般存在于棉纤维的表面,影响其润湿性。这是因为棉纤维的润湿性不仅和蜡质的含量有关,还和它在纤维上的分布状态有关。如果它在纤维表面形成的是一层连续的蜡质覆盖膜,就不易被润湿;一旦破坏这种连续的覆盖膜,则无论蜡质去除与否,

纤维都将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如亚氯酸钠在弱酸性条件下漂白,相当油脂蜡质仍存在于棉纤维中,经测定,其吸水性也不低。棉纤维上的蜡质在烧碱溶液中发生皂化,溶解,再经水洗而去除,造成纱线失重率高和手感粗硬。
1.3 氧漂后坯布中的烧碱不易洗净
在烧碱氧漂中,烧碱与纤维生成碱纤维素,碱纤维素由分子化和物和纤维素醇的化合物组成。
生成分子化和物:
C6H7O2(OH)3+NaOH→C6H7O2(OH)3•NaOH
生成纤维素醇的化合物:
C6H7O2(OH)3+NaOH→C6H7O2(OH)3•ONa+H2O
纤维素与烧碱生成的这两种不同组成的纤维素都容易水解。很不稳定。碱纤维素称作水化纤维素,英国Mercer提出,在化学结构上虽然与原纤维相同,但含有化学结合水。碱纤维素虽然很不稳定,容易水洗后去碱,但也有一定量的碱比较牢固地与纤维素结合,即使经水洗,甚至用试剂也不能完全去碱。由于碱与纤维素的这种作用,造成氧漂后水洗去碱的次数多,耗水量大。另外,在化料桶内浓碱经过喷嘴泵入染机,容易造成坯布吸收碱的浓度和数量不均匀,这是造成染花的原因之一,也是构成氧漂中使用烧碱的不利因素。
2、快速氧漂助剂和工艺
德国某公司新研制的一种复合型多功能固体氧漂助剂BLG,不含烧碱,在氧漂时,只用氧漂助剂BLG和双氧水。助剂BLG取代了传统工艺中的烧碱、渗透剂、稳定剂、螯合剂、精练剂等,彻底消除传统工艺中由于烧碱而带来的副作用。
2.1氧漂助剂BLG的理化特性
外观          白色粒状晶体
离子类型        非离子
pH值         10.2~10.5
溶解性         易溶于温水中
2.2快速氧漂工艺
品种 纯棉、涤棉、棉/氨、麻类及混纺织物、筒子纱、绞纱
设备 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常温常压溢流染色机、筒子纱染色机
工艺流程      
                            增白
            
  快速氧漂→降温→酸洗-
   筒子纱(绞纱)→进缸-              酶脱氧→染色
                快速氧漂增白→浴法
 工艺处方
 氧漂特效助剂BLG,g/l        2.5~3.0
27.5%~30%双氧水,ml/l       6~8
 浴比                1:7~1:10
40℃加入助剂BLG和H2O2,升温至110℃保温20 min;若升温至130℃保温5min,降温至80℃排液→酸洗(60℃,0.5%g/L~0.4%g/L冰醋酸洗15min)→排液→  
40℃,酶脱氧15后染色
 增白
2.3两种漂白工艺实验数据对比(表)

实验项目

碱-氧漂工艺

快速氧漂工艺

白度

较好 

坯布漂耗1%

5.9

3.4

手感效果

手感较粗糙,较硬,个别布易出现针洞

手感柔软,有弹性

吸水性

较好

较好

染色效果

因吸碱不匀或洗不净易出瑕疵

由前处理作到匀、透、净,染色正品率高

弹力(弹子顶破强力CN)

450

520

操作比较

称料、加料助剂品种多,操作复杂易出错

只有BLG和H2O2,简单

时间,min

90

50

综合水洗比较

水洗次数多时间长,洗净烧碱不容易

只需进行一遍酸洗,易洗净,时间短

综合成本比较

节约水、电、汽、时间和柔软剂用量,减少用工,漂耗低,染色质量好,产品风格好,特别是穿后耐洗性好,也适用于氨/棉混纺等多种原料,综合成本低



2.4 氧漂特效助剂BLG机理分析
氧漂时pH值的作用与控制是十分重要的。氧漂时既要使织物获得白度,又不使强力下降,一般要精确控制漂液的PH值。pH值=9~10,白度最佳;pH值>11,白度下降;pH值=3~10,强力较好,变化不大;pH值>10或<3织物强力明显下降。从纤维聚合度来看,溶液pH值在6~10范围内产品能保持满意水平。pH值<6或pH值>10时,棉纤维的聚合度均发生明显下降。
若以烧碱调节pH值,采用36°BeNaOH1ml/L,即0.3996g/L

,溶液pH值12左右,一般NaOH用量高于此数,pH值超过11,这给氧漂带来一系列副作用。而使用非烧碱的氧漂特效助剂BLG,其用量2.3~3g/L时,pH值控制在10.3~10.5,pH值非常稳定且安全,助剂BLG特别适合快速高温氧漂,既能保持织物的强力,又能提高白度,更主要的是缩短漂白时间,实现快速漂白的目的。
在常压前处理机中以98~100℃漂白时,大量热量及H2O2分解物,以气化热形式散失于大气中,在高温时H2O2极易分解,且其有效分解产物为[O],在漂液中的溶解度大大降低,在非密闭机中极易溢出漂液,影响氧漂效果。由于温度不可能超过100℃。H2O2不能充分有效地分解。
使用非烧碱的氧漂的氧漂特效助剂,有很好的渗透、螯合、稳定、乳化功效,在高温加压下氧漂非常安全,且充分发挥快速氧漂的作用。其特点为:
⑴在加压密闭氧漂时,H2O2分解产物不容易损失,其分解速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快,但由于分解产物达到一定浓度而受到抑制,使分解速率趋于缓慢。因此,整个漂白过程处于H2O2分解充分而又缓慢的有效漂白范围内。温度在98℃氧漂45min,H2O2的分解率在70%;在120℃氧漂15min,H2O2的分解率可达90%
⑵在密闭加压氧漂时,H2O2的有效分解物,在染机内反复循环,增加了其与织物的接触机率,加大了交换比;又因受压而向织物、纱线、纤维芯层渗透扩散。BLG助剂还有乳化作用,从而使氧漂达到匀、透、净的效果。
2.5技术经济分析
⑴缩短工艺时间 快速氧漂比传统工艺缩短时间30~60min,节电、节气、节约时间,减少用工,提高生产效率。
⑵漂白质量匀、透、净 氧漂特效助剂在氧漂工程中使织物的色素杂质、油剂经充分氧化、乳化、净洗而去除,除杂效果透彻,白度好于其它工艺,漂后容易洗净,节约用水,可明显提高染色的匀染性和渗透性,避免碱氧漂工艺中因吸碱不匀而造成的瑕疵。
⑶失重少、手感好、不降强 在氧漂时不
用烧碱,减少漂耗,失重率约为3%~3.4%,比传统工艺减少2/5~1/2, 特别适宜于涤棉、棉/氨交织织物以及大豆纤维和竹纤维。90~98℃漂白晴棉织物,手感好,不降强,在后处理中可减少柔软剂的使用量;筒子纱漂白后络纱不断头,织布时不易出破洞。
⑷简化操作清洁化生产 该工艺因省去了另加烧碱、渗透剂、稳定剂、螯合剂等助剂,大大减少称量和操作加料的麻烦;大大简化了操作,避免了称量品种多而容易出现的差错,漂后pH值呈低碱性,色度、COD、BOD比常规烧碱工艺低,易于污水处理,可促使工厂氧漂清洁化生产。
3、结论
目前国际染整界提出,染整工艺的方向为即时化生产和一次准确性生产。几年来多家针织厂、染纱厂、漂染厂的应用实践证明,氧漂特效助剂BLG的氧漂工艺与其他常规氧漂工艺相比,将助剂种类减少到最低限度,大大缩短了工艺时间,减少纤维强力的损伤和织物失重;漂后织物手感柔软,容易洗净和匀染;产品的风格丰满,穿后耐洗,从根本上解决纱线在针织机上易出现断线破洞现象。快速氧漂工艺节约时间、节水、节电、节汽,简化操作,提高了产品质量,综合成本降低,并有效地解决对烧碱敏感纤维的漂白问题。


1  2  3  4  5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