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在织造前去需要对经纱进行上浆处理,使纱线中纤维黏着抱合,纱线表面形成一层牢固的浆膜,使经纱变得紧密且光滑,从而提高纱线的断裂强度和耐磨损性,减少断经,提高织造效率和坯布质量。
经纱上浆主要用的浆料有三大类:淀粉(包括变性淀粉)、聚乙烯醇(PVC)和聚丙烯酸类(PA)浆料。织物上的浆料组成与织物品种有关,经纱的上浆率根据织物品种、织机种类和上浆工艺,一般在5%~15%。上浆对织造是有利的,坯布上的浆料会沾污染整工作液和阻碍化学助剂向纤维内部的渗透,给染整加工出了难题。
主持人:染整加工中,棉及混纺织物第一道湿处理工序是退浆,退浆效果对练漂、丝光等后续染整工艺能否顺利进行,起到决定性作用。
乙:棉及棉混纺织物退浆后,进行去除天然杂质及退浆中未退净的浆料和助剂,使织物获得良好的吸水性和洁净的表观,此工序称之精练(亦称煮练)。
天然棉纤维中,除含有90%~94%的纤维素外,还含有6%~10%的天然杂质,也就是常说的纤维共生物或伴生物。
棉纤维是由角皮层、初生胞壁、次生胞壁和中空的胞腔组成。棉纤维中的极薄外层和初生胞壁一起组成棉纤维的外膜,这层外膜中的果胶像胶水一样,将蜡状物质黏结在纤维中,使纤维具有疏水性,在染整加工中,阻碍工艺液的渗透。棉纤维中果胶物质的含量与棉纤维的成熟度有关,成熟的棉纤维中果胶物质的含量在0.9%~1.2%间,不成熟的棉纤维中可高达6%。再者,棉花产地、品种不同,果胶物质的含量也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