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棉织物进行丙烯酰胺化学变性和活性染料染色一步法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02日

棉织物在不同的碱性催化剂如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中,可以同时进行丙烯酰胺的化学变性(纤维素与丙烯酰胺反应形成氨基甲酰乙基化纤维素)和活性染料的染色。化学变性和活性染料染色一步法是:将棉织物先浸轧含活性染料(10g/L)和碱性催化剂(5g儿)的丙烯酰胺(50g/L)溶液,轧液率约80%,80℃烘干5min,160℃焙烘3min,然后净洗、淋洗、晾干。所用活性染料是Cibacron艳红4B—3、Lanasol红G、Remazol金黄3G、Procion蓝MX—2R和Primazin艳红G。
有关参数讨论如下:
(1)催化剂:在用丙烯酰胺50g/L、Cibacron艳红4B-E
10g/L浸轧、80℃烘5min,160℃焙烘3min时,溶液中不加催化剂,染色得色量可增加。当碱性催化剂浓度增加到5g/L时,结合氮和得色量有明显增加。催化剂浓度超过5g5g/L,都会使结合氮增加而得色量下降。碱性催化剂种类对棉织物氨基甲酰乙基化的影响程度的顺序为:NaOH>Na2C03>NaHCO3。
(2)丙烯酰胺浓度:将棉织物浸轧不同浓度的丙烯酰胺(0~75g/L)、Cibacron艳红4B-E(10g/L)及NaHC03(5g/L)的混合液,轧液率约为80%,80℃预烘5min,160℃焙烘,最后净洗、皂洗、淋洗及晾干。在上述浓度范围内,随着丙烯酰胺的浓度增加,得色量和反应程度(氮%)都有显著的提高。丙烯酰胺的作用有:开松纤维素化学结构;改善染液状态和织物结构;
使染料容易接近纤维;在纤维上形成新的适于染料固着的活化位置。
(3)焙烘温度:棉织物浸轧用丙烯酰胺(50g/L)、活性染料和碳酸氢钠(5g/L)配成的混合溶液,轧液率约80%,80℃预烘5min,120—180℃焙烘3min。结果表明,当焙烘温度提高到,160℃时,得色量和含氮率都有显著提高,但当温度进一步提高,即超过160℃后,得

色量和含氮率反而下降。
(4)焙烘时间:在焙烘时间为1—7min的范围内,焙烘时间为3min,得色量和含氮率都有显著提高。如焙烘时间超过3min,则得色量和含氮率明显下降。
(5)染料浓度:在上述条件下,当染料浓度增加到20g/L时,由于在纤维素活化位置附近聚集了大量染料分子,提高了得色量和含氮率。如在染液中加入丙烯酰胺,则可提高得色量和含氮率。
(6)染料种类:采用丙烯酰胺50g/L、加染料10g/L的配方,80℃预烘5min,160℃焙烘3rain,如用NaHCO35g/L作催化剂,含氮率、得色量都满意,表明碳酸氢钠是合适的催化剂,适用所试验的各种活性染料。但染料种类的不同,会对含氮率、得色量和染色牢度有一定影响,这与染料的稳定性、亲和力与反应性以及染色反应的类型有关。
不管用什么类型的染料,氨基甲酰乙基化和染色一步法处理后的织物,其得色量和含氮率以及色牢度等,都比不加丙烯酰胺的染色试样为好。(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