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服和运动服等服装的面料,既要求有良好的舒适性,又要求在活动时,一旦出现汗流浃背情况,服装不会粘贴皮肤而产生冷湿感。于是消费者对面料提出了吸湿排汗功能新要求。目前,运动服装领域对该类面料的需求十分强劲,吸湿排汗产品在Nike、Adidas、Reebok等品牌中的数量逐渐增加。
天然纤维的吸湿性能好,穿着舒适,但当人的出汗量稍大时,棉纤维会因吸湿而膨胀,透气性下降并粘贴在皮肤上,妨碍身体的活动,其水分发散速度也较慢,从而给人体造成一种冷湿感。聚酯纤维是当今合成纤维中最大的品种之一,它的断裂强度大,耐磨性好,又耐虫蛀,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但聚酯纤维是疏水性的,其吸湿排汗性能差,产生静电效应又使其易被沾污、织物表面易起毛起球,穿着舒适性大大下降。为了改善传统棉纤维及织物的排汗快干性,并配合与日俱增的化学纤维生产,吸汗快干整理剂的开发思想在后整理界应运而生"纺织专家尝试利用吸湿速干整理剂,使之均匀而牢靠地固着在纤维表面形成亲水性的方法,开发出吸湿排汗凉爽型织物。
本实验分别采用以水分散性聚酯为主组分、以环氧树脂为主成分、以有机硅三元共聚物为主成分的吸湿速干整理剂,对涤纶织物和涤棉织物进行整理工艺的研究。
1实验部分
1.1材料与药品
1.1.1织物
涤纶织物(64D,144×72;涤棉(T5O/C50,45×45,110×76)织物。
1.1.2仪器
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厂),EL-400立式启动小轧车,ZC36型高阻计,SW-8型耐洗色牢度实验机,烘箱。
1.1.3药品
吸湿速干整理剂HMW8870,Herst提供;吸湿速干整理剂HMW8871,Herst提供;吸湿速干整理剂PA,市售;氯化镁,分析纯。
1.2工艺流程
1.2.1工艺(1)
二浸二轧整理液HMW8870(轧液率70%-80%)→烘干(80℃,2min)→高温拉幅。
1.2.2工艺(2)
二浸二轧整理液PA(催化剂MgCl2用量为0.5g/L,轧液率70%-80%)→烘干(80℃,2min)→高温拉幅。
1.3.2工艺(3)
二浸二轧整理液HWW8871(轧液率70%-80%)→烘干(80℃,2min)→高温拉幅。
1.3测试方法
1.3.1吸湿性测试
吸湿性测试采用日本JIS1907-02检测标准,从织物的纵向和横向分别选取5个大小均为30Omm×25mm的布片,底端栓有3.0g重的玻璃棒,浸入到KMnO4溶液中,在该状态下放置lOmin,测定由于毛细管现象溶液的上升高度,取其纵向和横向高度的平均值。
1.3.2快干性测试
采用台湾纺拓会标准TTFO007《吸湿速干纺织服饰品》中提供的测试方法。试验时,将6cm×6cm试样置于烧杯口部,匝紧,试样表面须平整且经纬纱不能有扭曲。将其放置在温度20±l℃、相对湿度(65±2)%的环境下平衡24h,然后放在准确度0.001的电子天平上,以滴定管口从距试样表面lcm的高度,滴0.O5mL水于试样表面,测试l2min后其水分蒸发率。水份蒸发率越大,说明速干效果越好。
水份蒸发率(%)=(试样重量变化/0.05mL水之重量)×100%
1.3.3抗静电性测试
使用ZC36型高阻计来测定织物的表面电阻。当织物的表面电阻越小时,则它的抗静电性越好,反之则越差。
1.3.4防沾污性测试
采用AATCCl30-2000标准。准备两块38cm×38cm大小的整理片的织物,调湿4h(温度21±1℃,相对湿度65%±2%)后,平放在单层的AATCC吸水纸上,用滴管滴5滴玉米汕于织物表面,用7.6cm×7.6cm的玻璃纸覆盖在油污部位,再用2.268kg的重锤压在玻璃纸上,静置60s,然后移开重锤,扔掉玻璃纸。将织物样品放在全自动洗衣机中,按标准程序洗涤、脱水、烘干,对照AATCC易去污标准样照进行评级。级数越高,去污效果越好,每块织物评定2次,取4次评定级数的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1.3.5耐洗性测定
参照JIS0217-103"家用电器洗涤方法"标准进行,具体为:将含有2g/L洗衣粉的洗涤液和测试织物放入洗衣机中,控制浴比1:30,水温40℃,洗涤5min,脱水,再用冷水洗涤2min,脱水烘干。
2结果与讨论
实验选用以聚酯为主组分的复配物Herst㊣HMW8870、以环氧树脂为主成分的PA、以有机硅三元共聚物为主成分的Herst㊣HMW8871三种吸湿速干整理剂,分别按表1所示的工艺参数对涤棉、纯涤织物进行整理。
表1整理工艺正交试验
序号 | A | B | C |
整理剂用量g/L | 焙烘温度℃ | 焙烘时间min | |
0 | 0 | 0 | 0 |
1 | 30 | 170 | 0.5 |
2 | 30 | 180 | 1 |
3 | 30 | 190 | 1.5 |
4 | 30 | 200 | 2 |
5 | 40 | 170 | 2 |
6 | 40 | 180 | 1.5 |
7 | 40 | 190 | 1 |
8 | 40 | 200 | 0.5 |
9 | 50 | 170 | 1 |
10 | 50 | 180 | 0·5 |
11 | 50 | 190 | 2 |
12 | 50 | 200 | 1.5 |
13 | 60 | 170 | 1.5 |
14 | 60 | 180 | 2 |
15 | 60 | 190 | 0.5 |
16 | 60 | 200 | 1 |
2.1吸湿速干性能的测定
2.1.l经HMW8870整理
按工艺(1)分别对纯涤织物与涤棉织物进行整理,得到表2。从表2可以看出,经Herst㊣HMW8870整理后,纯涤织物样品的毛细高度(lOmin)从1.7cm上升到13.5cm;水份蒸发率也从10.3%上升到100%,纯涤织物达到了很好的吸湿速干效果,但经HMW8870整理后,涤棉织物样品的毛细高度仅从2.4cm上升到8.2cm;水份蒸发率也仅从20.5%上升到85.5%,涤棉织物的吸湿速干效果不是很明显,这是因为HMW8870是聚酯和聚醚的嵌段共聚物,其中聚酯链段对涤纶有较强的亲和力,可与涤纶产生共结晶,聚醚链段起到亲水效果,所以HMW8870适合整理纯涤纶织物。
从表2中R值看出,A>B>C,所以本实验中,整理表2经HMW8870整理后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剂的用量对织物吸湿速干性能的影响最大,焙烘温度对织物吸湿速干的性能也有影响,而焙烘时间几乎对其无影响。
K | 纯涤织物 | 涤棉织物 | |||||||||||||
毛细高度cm | 水份蒸发率% | 毛细高度cm | 水份蒸发率% | ||||||||||||
A | B | C | A | B | C | A | B | C | A | B | C | ||||
0 | 1.7 | 10.3 | 2.4 | 20.5 | |||||||||||
K1 | 8.2 | 9.2 | 10.3 | 90.5 | 95.2 | 96.5 | 7.5 | 7.4 | 7.6 | 79.6 | 80.1 | 80.3 | |||
K2 | 10.9 | 10.2 | 10.5 | 97.6 | 96.4 | 96.9 | 7.8 | 7.6 | 7.6 | 80.1 | 81.2 | 80.9 | |||
K3 | 12.6 | 11.4 | 11.1 | l00 | 97.0 | 97.1 | 7.9 | 7.7 | 7.7 | 82.4 | 82.3 | 81.2 | |||
K4 | 13.5 | 12.9 | 11.5 | l00 | 99.1 | 97.5 | 8.2 | 7.7 | 7.8 | 85.5 | 84.5 | 82.4 | |||
R | 5.3 | 3.7 | 1.2 | 9.5 | 3.9 | 1.0 | 0.7 | 0.3 | 0.2 | 5.9 | 4.4 | 2.1 |
从表2中的K值可以看出,随着整埋剂HMW8870用量的增加,涤纶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提高。当用量达到60g/L时,涤纶织物的毛细高度和水分蒸发率达到最大值。随着焙烘温度的提高,涤纶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也随之提高,当焙烘温度达到200℃时,涤纶织物的毛细高度和水分蒸发率达到最大值。随着焙烘时间的延长,涤纶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无明显变化,考虑到效率问题,焙烘时间以0.5min为宜。
最佳工艺确定为:HMW8870用于整理涤纶织物,用量为60g/L,焙烘温度为2OO℃,焙烘时间为0.5min。
2·1·2经PA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