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国外印染后整理发展动态和趋势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18日

成衣DP整理中会产生一些相互影响的复杂问题,如DP整理浴的组分对染色服装色变的影响,如泛黄,以及对收缩的控制、强度过度损失等.往往找不到造成这些问题的明显原因,因此成衣DP整理还需做许多基础工作,建立因果关系的基本知识,以避免一些问题的产生或产生问题后容易解决。

服装各部位的带液量(脱液后)可能不一致,因为服装上的多层织物处如缝合、折缝、袖口等处带液量比较多,从而导致这些部位的强度损失严重。正在研究的一种改进办法是减少DP整理剂的用量,用其他途径如用柔软剂等使在防皱性不降低的情况下,强度保留提高,同时做到不增加甲醛释放量.有人推荐用Pretavyl VP 1601ADP整理剂同浴处理.

为什么防皱整理会在全棉的男士宽松裤上取得那么大的成功呢?主要原因是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对传统的防皱整理剂作了改进。现在的N-羟甲基酰胺类整理剂已能使整理品的释放甲醛量降低到极低的水平,例如<100PPm(礸/g).成为超低甲醛释放的整理剂,同时经过大量研究,使整理后棉织物的强度、耐磨性的下降程度减小。这两方面是全棉织物高性能防皱(或DP)整理得以实现的前提。所采用的织物防皱整理加工法,虽然是老的Koretron延迟焙烘法,但与以往很大的不同处在于采用改进后的超低甲醛释放整理剂以及每一步加工都有控制仪严格控制工艺条件,使加工质量比以往有显著的提高.因此防皱整理的100%棉的宽松裤就被市场接受了。棉纤维再一次被消费者认为是最好的纤维.

全棉防皱宽松裤在19921993年得到了惊人的发展。1993年第一季度的产量为4.18亿单位(units),同年第四季度的产量是29亿单位(units)。面对这么大的市场,美国的纺织化学界认为要从价格上与东南亚、墨西哥和多米尼加共和国展开竞争是个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是帮助服装制造商,满足他们的某些需求,使他们能在综合费用较低的情况下经营。这些需求包括:建立防皱标准;供应商与主顾间双向进行敏捷的快速反应;提供较多的防皱毛织物以利宽松裤市场;新的合成纤维,应具有与天然纤维完全相同的性能包括吸湿性;柔软整理,特别是聚酯和它的混纺织物,应不断改进品质。这是供应商和主顾双方为了产品达到世界水平的共同要求。

[pagebreak]

在防皱整理剂研究方面,前面提到传统的N-羟甲基酰胺类整理剂,经过改进后,已经可以做到整理品的释放甲醛量<100ppm,如果浸轧液处方和工艺条件进一步优化和严格控制,能达到生态——标准对纺织品上甲醛限量的要求.多元羧酸与棉反应后得到防皱效果的最早研究是美国的S.P.Rowland等进行的,60年代中、后期就有报道。80年代后期美国南方研究中心的研究工作者又开始对以多元羧酸作为整理剂与棉发生酯交联的无甲醛防皱整理进行了系统研究.至今纺织化学界包括我国都有不少研究者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在众多的多元羧酸中以1,2,3,4-butanetetra carboxylic acidBTCA,丁烷四羧酸)的效果最好,整理品的DP级高(可达4.5级以上)、耐洗牢度好、强度保留高、白度好,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整理剂,但是价格贵,影呐了它的应用.以柠檬酸[Citric AcidCA]作为酯交联剂的研究工作国内外都在进行,存在的问题是防皱效果的耐洗牢度较差和织物泛黄。当前关于多元羧酸作为防皱整理剂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研究的前沿是酯交联催化剂的优化、改善整理品的机械性能、采用FT-IR和热分析法等研究反应机理.

从最近日本市场上迅速涌现的称为‘shape memory(形状记忆)“no iron(免烫)的全棉衬衫,也反映了不皱外观织物再次受欢迎.日本的研究工作正向着寻找无甲醛整理剂和减少全棉织物因防皱整理而带来的强力损失等方面在进行.

现在防皱整理剂市场有DMeDHEU和其他无甲醛整理剂,但往往因反应性较差以及价格高而没有被广泛应用。至今用得比较多的仍是低或超低甲醛的N-羟甲基酰胺类的整理剂.真丝绸的防皱整理,特别是提高丝绸的湿弹性是国内外关心的问题.从国外文献报道可知,近年来日本研究得比较多,主要是用环氧树脂。另一类就是采用棉织物常用的防皱整理交联剂,如香港理工学院报道采用TMM(三羟甲基三聚氰胺),并介绍用溶胀剂,蚁酸8%,以提高整理剂的可及度.也有以BTCACA等多元羧酸整理剂进行真丝防皱整理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整理后织物的手感不及未整理的柔软,有的变得较硬,白度也可能受影响.

2.柔软整理

最常用的是以柔软剂处理织物.柔软剂可分为脂肪链型、有机硅和聚乙烯乳液等.根据对手感的要求选用合适的柔软剂.柔软剂也可与其他整理用剂如防皱整理剂一起添加到织物上,达到柔软效果.

这里主要介绍一些有机硅柔软剂的情况.美国、德国、日本等都有一些大的工厂生产硅油及/或有机硅整理剂.有机硅柔软整理剂通常分成三类:

1)非反应型聚甲基硅氧烷。

2)传统的反应型改性的聚甲基硅氧烷,带有硅醇基,可生成网状聚合物.常加入硅烷偶合剂,使之与硅醇基间偶合生成网状聚合物,效果更好.硅烷偶合剂如CH2SiOCH33

3)有机官能团改性的反应型这是最新的一类,聚甲基硅氧烷上有硅醇基,还有其他官能团,如乙烯基、环氧基、胺基等,这些基团有可能与基质反应,如美国道康宁(Dow

Corning108,35%据报道经过整理后,织物的弹性提高,可从原来的113°提高至192°DP级从1.0提高至3.0,断裂强度略降低,保留83%.其他机械性能如撕破强度保留196%,耐曲磨性保留444%,都有明显提高,且效果比较耐久。一般认为,这类有机硅柔软剂和纤维素间的交联不是主要的,如果有也是很少,主要是硅醇的自身缩合。要获得优良的手感和耐洗性,有赖于在纤维表面生成最佳的聚合物弹性网状结构,这就必须用恰当的工艺进行加工。

柔软的手感和优良的悬垂性,往往是连在一起的。有时,单用柔软剂还不能满足人们对手感和悬垂性的要求,因此就要采用另外一些加工方法,以获得独特的或超级柔软效果。

[pagebreak]

液氨处理是给予棉织物以非常舒适的手感的加工方法。日本的“Shape Memory Shirts”据称是液氨处理后进行防皱整理的。液氨处理虽对棉布的弹性有帮助,能提高4050°,但尚不能达到防皱整理的最低要求。因此要再经DP整理剂处理以得到手感和悬垂性都非常好的并具有不皱外观的织物.

用纤维素酶处理棉织物,也是一种期望得到特别柔软手感的方法,日本介绍得很多.他们的目的是希望棉织物经酶处理后能获得相当于涤纶碱减量处理的效果。但并不很成功,主要是棉织物的强度损失太大。现正致力于研究酶对纤维素大分子降解的机理,以寻求强度损失较少的酶对棉织物进行柔软处理的方法。

纤维素酶在织物后整理中用途非常广,可用于牛仔布成衣洗涤以代替石洗;可用于处理人造纤维素纤维织物和其他纤维素纤维织物,达到使表面光洁(称为BioPolishing)不易起球,手感柔软等效果.

3.阻燃整理

阻燃整理是有利于安全的,但可能会导致另外的不利影响。如阻燃剂对人体的影响,阻燃物品分解时的气体是否危害人类等。因此,从有利环境保护出发,理想的阻燃剂应是对人类无毒,不引起皮炎、诱变、崎形;对植物、动物、微生物无害。使用阻燃剂时不发生生态有毒问题以及三废最少。为此,当前主要考虑的前沿是:低加入量时便有效;价格低;最低的有毒、刺激性气体释放,特别是整理品燃烧时.这些问题都是比较难解决的,但研究和开发工作仍在继续进行.

其他,由于不同的最终用途要求,对纺织品进行的抗静电、抗起球、易去污、拒水、拒油、卫生、防霉防蛀等整理都有报道.一些时新织物如仿麂皮、桃皮绒、砂洗等的加工是化学与机械整理相结合的,也是后整理的一个方面。

另外,生物可降解合成纤维已出现于纺织界,虽然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但需研究适合这种纤维的特殊整理加工方法.


 

 

<<上一页[1][2][3]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