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织造时筘幅要相应放宽,而经密则适当减少,这些都是为了给织好的弹力织物有较大的织缩,这在以后染整加工湿热处理时纬纱有较大的收缩余地(可达到20%~30%的收缩),给予织物良好的弹性和手感。这是因为湿热处理时由于纺纱织造时产生的内应力松弛下来。氨纶丝急剧收缩,使纬纱收缩很大而引起幅宽明显变狭,在纺纱时,如氨纶丝喂人牵伸系数越大,则幅宽收缩越明显。故纬弹织物染整幅宽加工系数要比同类普通棉织物小得多。因此。织物的经纬密度必须配置合理以保证织物收缩相对稳定,如纬纱的这种收缩状态不变,则说明织物门幅狭于成品门幅。如仅仅将弯曲的纬纱进行机械拉伸,就会在放置过程中自然收缩,而在湿热处理过程中呈现严重的缩水。另外弹力织物的组织结构也是影响弹性的重要因素,织物经纬纱和交织点越少,其纬向弹力纱的浮纱越长,纱与纱之间的间隙越大,则纬纱收缩的阻力越少,纬弹纱就能得到充分的收缩,则表现出其弹性伸长就越大,所以纬弹织物的幅宽加工系数较小,约在0.7~0.75之间,因此在染整加工前必须加强和前道纺织部门的联系了解,搞清楚坯布的组织规格,幅宽、经纬密度、弹性率、上浆浆料、坯布纬向的弹力伸长和缩水率。
在染整加工前,首先就要检测来坯的弹性率和幅宽(取一块整幅原坯布50公分用沸水处理30分钟,松弛烘干后测量其幅宽和弹性),一般要求坯布幅宽与成品幅宽的差距不大于20%,其弹性收缩率在30%左右,则其成品纬向弹力伸长和缩水率效果较好。同时要选择调整好坯布幅宽和经纬密度。
(1)使用氨纶纱纤度(特数tex)的计算;在坯布设计时要考虑氨纶纱的成纱条件和织物结构,对织造和染整加工的影响,并根据产品用途来确定织物弹性方向、弹性率和计算使用纱的纤度(特数tex)可由下式求得;
纺丝特数(tex)=成品纱特数(tex)×(1弹性率)/(l一染整加工缩率)
(2)坯布幅宽的计算;坯布幅宽是纬弹织物成品幅宽的一个重要基础因素。应根据成品幅宽及纬向弹性伸长率大小,按比例作相应调整,其计算公式为;
坯布幅宽=成品幅宽×(l十弹性伸长率)/(l一包复纤维收缩率)。
如弹性伸长率为30%,包复纤维收缩率为7%,成品幅宽要求45英寸,则坯布幅宽为;45"×(1+30%)/1-7%=63英寸
(3)坯布经纬密度的计算;由于纬向弹性收缩,坯布经密应适当小于成品经密,而纬密则应略大于成品纬密。使织物在湿热处理中有一定的收缩余地,以保证成品具有预期的弹性伸长率和手感。同时又保证织物的内在质量,坯布经密可由下列求得;
坯布经密=成品幅宽×成品经密/坯布幅宽。如成品幅宽为48英寸,成品经密为116根/英寸,坯布幅宽为63英寸,则;坯布经密=48×116/63=90根/英寸。
坯布纬密略大于成品纬密40根/英寸,即可定为42根/英寸,所以坯布经纬密选用90×42。
(4)另外也可通过印染幅宽加工系数,坯布和成品幅宽,就可计算成品和坯布幅宽,工厂接单后准备坯布或客户来坯加工,就可算出成品幅宽或要求的坯布幅宽。
成品幅宽=坯布幅宽×(1-纬弹纱外包棉纱的收缩率)/(1-设计的织物纬向弹性伸长)=坯布幅宽×印染幅宽加工系数。
如已知成品幅宽与坯布幅宽,也可通过公式变换计算出有关产品的弹性伸长率。弹性伸长率-(1-纬弹纱外包棉纱的收缩率/印染幅宽加工系数)-l)×100%。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