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湿排汗和抗菌的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人们在穿着常规的涤纶纺织品时,由于涤纶纤维的疏水性,织物表现出吸湿性差,汗渍不能及时有效地排出,使人产生闷热感,并且,在穿着过程中,服装面料上一般都存在着微生物,它们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迅速繁殖,并使沾有汗水和人体分泌物的织物产生恶臭,使织物产生霉斑及色变,另外,各类细菌的滋生导致皮质老化,甚至造成各类皮肤病,织物的抗菌性是在涤纶的纺丝过程中添加环保型的抗菌剂,破坏微生物的代谢,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抗菌防臭的效果。优异的抗菌效果是通过对各类细菌的抑菌性能体现,抑菌率越大,该面料的抗菌效果越好。
吸湿排汗是利用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表面有众多的微孔和沟槽,截面为特殊异形状的纤维,将毛细血管效应应用到纺织品表面以及织物结构内部,使其能迅速吸收皮肤表面湿气与汗水,并能快速扩散传递到外层蒸发,从而保持人体皮肤的干爽,此纤维称为吸湿排汗功能性纤维,用该纤维织成的面料为吸湿排汗面料。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大多的单一的吸湿排汗或抗菌面料产品,具有双重功效的产品其生产工艺尚未成熟。因此写下此文,希能帮到您。
为了克服前面所述的缺陷,通过详细实验证明,由超过30%的中孔异型截面的涤纶纤维和普通涤纶纤维构成,且在中孔异型截面的涤纶纤维中加入了适量的抗菌剂,通过平纹组织和提花组织工艺,即可生产出具有吸湿排汗和抗菌效果的面料。
生产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吸湿排汗和抗菌的面料,由30~40%的中孔异型截面涤纶纤维和60~70%的常规涤纶纤维构成,在中孔异型截面涤纶纤维中含有占其重量1.5~3.O%的抗菌剂。
吸湿排汗和抗菌的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坯布的碱减量、去油、染色和后整理步骤,生产步骤如下:
1)、所述的坯布的碱减量步骤是坯布在碱减量为8~15%,98~100℃的水中处理30~60分钟,预定型温度为170~175℃,时间为30秒;
2)、所述的去油步骤是采用TX<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行具体描述,由技术常识可知,可以通过其他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的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下列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
织造工艺:品名(;BY25208,原料:经丝甲150D/96FTOPCOOI。特种纤维,乙:175D/96F阳离子,丙:150D/72F黑丝。纬丝
150D/96FTOPC00L特种纤维。密度:纬密24根/厘米,经密5l根/厘米,门幅冰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