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纺织品提出了更高的使用要求,织物的拒水拒油整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织物的拒水拒油整理就是在织物上施加加一种或数种整理剂,改变织物的表面性能,使织物不易被水和常见油污所润湿或沾污[1]。最早将有机氟树脂运用于棉纶、涤纶、涤,棉等织物的拒水、拒油整理等方面的报道较多,但对阳离子可染涤纶的耐久性整理研究不多。本文采用有机氟防水剂FS-506对阳离子可染涤纶进行拒水拒油整理,探讨了整理剂和配套的交联剂浓度、催化剂、焙烘温度和时间对拒水拒油整理效果的影响,得出了优化的工艺条件,并研究了拒水整理对织物服用性能方面的影响。
2试验材料和方法
2·1织物
阳离子可染涤纶斜纹织物规格:8.96tex×9.8gtex,经纬密:496×346/1Ocm
2·2拒水拒油整理的工艺
整理工艺流程:二浸二轧(80℃,5分钟)-焙烘(180℃,60s)
整理剂:防水剂FS-560,交联剂:ECO,催化剂:MgCl2
轧余率:65%-70%
2·3性能测试
2·3·1拒水效果测试[2]
按3M-Ⅱ-1988方法进行:用异丙醇与水以不同比例混合,建成标准测试液体系。(见表1)检测时,从低级数试剂开始,取液滴在待测样布布面上,若10s内未润湿则为通过,至不通过为止,取最后通过的级别。
表1 3M-Ⅱ-1988拒水测试标准液体系
级数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水/异丙醇 | 纯水 | 9/1 | 8/2 | 7/3 | 6/4 | 5/5 | 4/6 | 3/7 | 2/8 | 1/9 | 纯异丙醇 |
2·3·2拒油效果测试[3]
按AATCC-118-1987标准,应用8种表面张力依次降低的烃类液体同系物(表2)滴在织物表配静置30s后,观察试液状况,以在30s内不润湿织物的试液的最大等级作为拒油度。
表2拒油性能等级评定表
标准试液组成 | 表面张力(Mn/m) | 拒油级别 |
白矿物油 | 31.45 | 1 |
65%白矿物油/35%正十六烷 | 29.6 | 2 |
正十六烷 | 27.3 | 3 |
正十四烷 | 26.35 | 4 |
正十二烷 | 24.7 | 5 |
正癸烷 | 23.5 | 6 |
正辛烷 | 21.4 | 7 |
正庚烷 | 19.75 | 8 |
2·3·3耐洗性试验[4]
将织物浸泡有2g/L的皂液中,40℃振荡水洗10分钟,然后再清水洗2分钟,即完成一次水洗。分别洗涤不同次数后再测其耐洗效果。
2·3·4服用性能测试
(1)强力:在YG065型强力拉伸仪上测试强力。
(2)白度:在WSP-Ⅱ型白度仪上测定,每个试样测正反各两次取平均值。
(3)透气性:在AP-360型织物透气仪上测定,测五次取平均值。
(4)抗静电性:在Static Honest Meter type-5109型静电测试仪上测定半衰期(s),测三次取平均值。
(5)悬垂性:在YGSⅡ型悬垂仪上测定悬垂系数(%),测两次取平均值。
3结果和讨论
3·1拒水剂用量对整理效果的影响
在交联剂ECO用量为10%(相对于防水剂FS-506)、焙烘温度170℃、焙烘时间60s等条件固定的情况下,防水剂FS-506用量对整理效果的影响见图1。
从图l可知,随着FS-506用量的增加,阳离子可染涤纶的拒水性、拒油性提高。当其用量达到80g/L后,即使水洗20次,拒水拒油性也未降低,说明拒水拒油整理效果具有较好的耐久性。但当整理剂浓度大于80g/L后,提高整理剂浓度已不能显著提高其拒水性。
3·2交联剂用量对整理效果的影响
在防水剂FS-506用量为80g/L(焙烘温度和时间同3·1)的情况下,交联剂用量对整理效果的耐洗性影响见图2。由图2可知,在交联剂用量较少的情况下,10次水洗后,织物拒水性能降低;当交联剂用量达15%后,即使洗涤20次,拒水性还能达6级。
加入交剂虽然不能提高整理后初始的拒水拒油性,但却可大幅提高整理织物的拒水拒油的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