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竹棉混纺织物前处理工艺探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13日

烧毛

竹/棉混纺织物坯布表面呈杂乱的短茸毛,还有少量棉籽壳、毛球。如不烧毛或毛不净,既影响布面效果,又容易在印染加工中由于茸毛粘结产生染色不匀、掉色,造成疵病,影响产品质量和风格,且消耗较多染化料,故烧毛工艺特别重要。
烧毛工艺:二正二反,车速:100-120m/min,烧毛质量3-4级。
2.2酶退浆
根据我司的实际情况,我们选用了诺维信公司的退浆酶2000L。退浆酶2000L是一种宽温幅、耐高温退浆酶,它可退除浆料而不损伤纤维。由于竹纤维及竹/棉混纺织物织造时,主要采用淀粉浆,辅助添加聚乙烯醇(PVA)等化学浆。因此,在选择酶制剂时必须注意保护纤维,选用对淀粉浆有选择性降解、酶活性较高,且稳定性较好的淀粉酶。织物中的油脂、蜡质等对酶无损害作用,在PH值5-9时,酶制剂保持较高活性,使退浆快而均匀,以获得较好的退浆效果。因此,我们选用了诺维信公司的退浆酶2000L。
酶的用量在1g/L时,退浆6级达不到质量要求,而2g/L的退浆级别以达到7.5级,基本满足了工艺要求。当酶的用量达到3g/L、4g/L时,尽管酶退浆效果达到8级,但成本升高。因此,我们采用2g/L的酶用量为生产工艺。
2.3煮练
冷轧堆工艺对纤维的影响:
竹纤维中由于天然色素的存在,白度较棉纤维黄,若竹纤维与麻混纺后,白度、毛效均有明显差异,如果前处理不好,既会使织物白度均匀性变差,也会使织物强力下降,影响染色性能。
NaOH的浓度越高,织物的毛效越好,但竹纤维耐碱、耐氧化剂能力较棉纤维差,故应在较低的NaOH浓度下进行处理,使色素、蜡质等在较缓和的工艺条件下去除。故选用的煮练工艺:NaOH:30g/L,H2O2:18g/L的冷轧堆工艺。
2.4漂白:
煮练后,竹/棉混纺织物的白度不够好,并且毛效仍然不足,布面泛黄,影响染色。我们在煮练后再进行漂白。因此,要求氧漂稳定剂、高效精练剂、螯合剂等既具有低泡、抗催化、对纤维损伤小等特性,

又可去除蜡质,且易在水洗中去除。经比较,选择螯合复配精练剂和硅酸纳混合使用。根据我司生产棉/粘织物的经验,我们选用了以下工艺并达到了质量要求:
H2O23-3.5g/L
DKB3216g/L
Na2SiO34g/L
JFC2g/L
络合剂5402g/L

PH9.5-10.0
温度98℃,时间:40min。
2.5丝光
对于竹棉混纺织物,丝光能够提高纤维对染料的吸附性能,以及染色成品的鲜艳度,使得织物表面平整、光泽均匀,且对服用性能、悬垂性及柔软性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考虑到浓碱对竹纤维的强力损伤大、扩幅比较困难,因此丝光碱浓度应控制得当。采取半丝光,碱浓度为150~170g/L,既可保证织物丝光后的得色率,同时也可保证织物的强力保留率并增强了竹棉混纺织物的尺寸稳定性。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