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处理加工法是在纺织品印染、整理过程中,采用浸渍、浸轧、涂层或喷涂等方法将抗菌剂施加在纤维表面,并使之固着在纺织品上而具有抗菌效果的一种方法.从机理上看,抗菌纤维的后处理加工法还可分为3种:
(1)用反应性树脂将抗菌剂热固定于纤维表面;
(2)抗菌剂吸附于纤维表面;
(3)纤维表面的官能团与抗菌剂进行反应而接枝固定,包括采用乙二醛等交联剂进行交联.从操作上看抗菌剂可以与染料先行结合或在染色过程中添加;也可以在柔软剂、整理剂中添加,如利用金属及其化合物微细粉体与具有较好粘合和成膜特性的柔软剂共用.这类方法实质是纤维的一种加工整理技术.其优点是加工方便,可根据用户或最终用途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抗菌剂进行生产,也可以把抗菌剂整理在纤维、纱线、织物面料、成衣或各种纺织制品上.缺点是抗菌剂只存在于纤维表面层中,一旦脱落便不能补充,因而往往不耐洗涤,抗菌功效的耐久性不理想,且可能会由于初期溶出量大而存在使用安全性问题.其中,成膜法可形成一条金属离子走出纤维内部的通道,建立起一个缓释系统,当表面抗菌剂减少时纤维内部的抗菌剂缓缓释出使之得到补充,因而提高了耐久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