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结语
(一)吸湿排汗技术为疏水性的合成纤维产品改善穿着舒适性叩开了一道通道,增强了合成纤维在服装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在吸湿排汗(快干)产品开发的生产链中的各个环节(纺、织、染整等)都有大量的提高产品质量的工作可做。只有互通信息共同努力才能获得较好的吸湿排汗(快干)功能的产品,从而赢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二)吸湿排汗(快干)织物的功能性,一般生产厂商关注的是吸水性和快干两项。目前国内尚未见出台这类产品的行业的产品标准,台湾纺拓会机能性纺织品的认证中,对是否符合吸湿速干纺织品,在2001.8.7就发布产品合格标准要求如下:(28)
经AATCC 135(I)(III)(A)iii法洗涤10次后,测试
1、芯吸高度:10分钟后7cm以上;
2、干燥速度:测试12分钟后,其水份蒸发率针织物达20%以上,梭织物达30%以上。
2005年开始台湾纺拓会又规定了吸湿排汗速干纺织品的等级标准,分别就水份扩散能力,干燥能力,隔湿能力和吸水速度四项试验方法的结果划定了等级标准,在同年12月31日台湾已有24家企业通过了纺拓会吸湿速干纺织品的认证(29)(30)。
(三)吸湿排汗(快干)整理是纤维表面改性技术,因此,要使织物每根纤维表面都获改性处理才能使产品发挥较好的效果,至少曝露在外的纤维表面应该被包裹才行。这是制订吸湿排汗(快干)整理工艺要达到的要求,同时,还应注意整理前织物含杂的影响。
<<上一页[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