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消费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整理工艺技术要向多功能、复合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必须遵循“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的原则。继洗可穿之后各种特殊整理不断出现,拒水、拒油、拒污整理纺织品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采用三防整理剂整理的织物,可保护使用者不受水、油、化学品和污物的溅附和侵害,具有防护性,可用于制作高品质的外衣、运动服、休闲服、保护性工作服等。
目前使用的整理剂多是含氟整理剂,含氟整理剂是一种拒水、拒油、拒污整理助剂,它能围绕纤维表面形成分子屏障,可阻止水、油、污渍沾附渗透,并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拒水、拒油整理就是利用氟化物表面的特点,在织物表面形成分子屏障,以阻止水及各种油渍、污物的润湿,即使有水或油污在织物表面滞留,也是呈液态,很容易去除。
1试验材料及方法
1.1材料
1.1.1织物
纯棉弹力府绸:50×50+40D/170×72
纯棉弹力卡其:32×16+70D/154×80
棉涤弹力府绸:40×75D+40D/133×72
纯棉弹力直贡:32×21+40D/180×84
1.1.2试剂
Oleophobol CO(汽巴精化)冰醋酸(工业用60%)柠檬酸(工业品)
1.1.3仪器、设备
卧式小样轧机(台湾瑞比),YG026B型强力拉伸仪(常州二纺仪),家用洗衣机,101-A型烘箱(上海中南)
2、2、试验内容及方法
1.2.1工艺处方
Oleophobol CO 40~80g/L
HAc 2 mL/L
pH值4~5
1.2.2工艺流程
1号方案:织物一浸一轧整理剂(轧余率70%,pH值4~5)→预烘(100℃烘干)→焙烘(180℃×40s)
2号方案:织物浸轧柠檬酸5-10g/L(pH值5~7)→烘干(100℃烘干)→一浸一轧整理剂(轧余率70%,pH值4~5)→预烘(100℃烘干)→焙烘(180℃×40s)
3、1.3小样试验
序号 | 织物规格 | 工艺方案 | 备注 |
1 | 50×50+40D/170×72 | 2号 | CO 80g/L pH值4~5 |
2 | 50×50+40D/170×72 | 1号 | CO 50g/L pH值6~7 |
3 | 32×16+70D/154×80 | 2号 | CO 50g/L pH值4~5 |
4 | 40×75D+40D/133×72 | 2号 | CO 50g/L pH值4~5 |
5 | 32×21+40D/180×84 | 1号 | CO 40g/L pH值6~7 |
1.4性能测试
1.4.1拒水性能测试
使用淋水试验装置,在25~30秒内,将250mL水淋洒在被测的织物上,观察织物润湿状态,评定拒水性。
100分:表面不润湿,水滴不沾附;
90分:表面不润湿,但有水滴沾附;
80分:表面有水滴状润湿;
70分:表面有相当部分润湿;
50分:表面几乎全部润湿;
0分:正反面均润湿。
1.4.2拒油性能测试
采用AATCC 118—2002测试方法:在一块铺开的织物上不相邻处轻轻的滴入一滴(约0.05mL)下表所表示的试液,静置30秒后,观察试液状况,以在30秒内不润湿织物试液的最大级别作为拒油度,结果详见下表(表1)。
表1拒油性能等级评定表
标准液体成分 | AATCC拒油级别 |
白矿物油 | 一级 |
白矿物油︰正十六烷(65︰35) | 二级 |
正十六烷 | 三级 |
正十四烷 | 四级 |
正十二烷 | 五级 |
正癸烷 | 六级 |
正辛烷 | 七级 |
正庚烷 | 八级 |
1.4.3耐水洗性测试
采用JISL 0217—79 103水洗法:使用家用洗衣机(洗涤剂2g/L,浴比1:30,水温30℃,时间5min),流水清洗2次,每次2min,脱水,再在100℃干燥3min。
1.4.4强力测试
采用GB/T3923 1—1997标准,取坯布及最佳工艺整理后样布,沿经向、纬向剪成30cm×5cm的织物,在YG026B型电子强力拉伸仪上测试强力。
2试验结果与讨论
2.1焙烘温度和时间对整理效果的影响
焙烘温度和时间对织物的拒水效果有显著影响,对拒油整理效果也有一定影响。因为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不能使整理剂很好的发生交联作用,使得整理剂与织物纤维不能有效的聚合成膜,可能会出现全氟烷基呈弯曲状不规则排列,致使某些亲水性基团暴露在外层,从而降低织物的拒水拒油效果,并影响织物拒水拒油的耐久性能。另外焙烘温度过高、时间过长,还会使织物变黄、强力下降。
2.2 Oleophobol CO整理剂性能测试
采用Oleophobol CO整理剂进行拒水、拒油、拒污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Oleophobol CO整理性能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