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标准根据ISO 105—N04:199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N04部分:耐漂白色牢度:亚氯酸钠重漂色牢度》对GB 7072—86进行修订,修订后的文本等效于ISO 105—N04:1993。
本标准对GB 7072—86作了如下修改:
1.根据GB/T 1.1—1993和1995.1.12修改通知,修改了封面及题头编写格式,增加了前言和ISO前言。
2.按IS0105编写程序,第2章与第3章对调。第2章增加了导语。
3.长度单位改为mm。
4.增加了试验报告的内容。
5.增加了多纤维贴衬织物。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代替GB 7072—86。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总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总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总会标准化研究所、上海毛麻纺织科学技术研究所、上海纺织标准计量研究所共同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陆文宝、忻敏、童金柱、徐介寿、齐亚民。
本标准于1986年首次发布,1997年修订。
GB/T 7072—1 997
ISO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为国家标准组织的国际联盟(1SO成员)。国际标准的准备工作通常由ISO技术委员会推出。各成员对技术委员会已建立的项目有兴趣,则有权参加该委员会。官方与非官方的国际组织,与ISO取得•联系,亦可参与工作。ISO在电工技术标准化的一切事项中均与国际电工委员会(1EC)取得紧密联系。
技术委员会采纳的国际标准草案向成员传递投票,75%以上赞成方作为国际标准发布。
国际标准ISO 105—N04由ISO/TC 38/SCI纺织技术委员会有色纺织品和染料试验分委员会制定。
该第2版作了技术修订,取消和代替了第1版(1SO 105—N:1978)。
ISO 105目前已发布了13个“部分”,每个部分用一个字母表示(如“A”部分),版本为1978至1985每个部分包括一个系列“篇”。每篇均属于相应的部分并以两位系列数字表明(即“A01”篇)。这些篇现以分开文件出版,其原先“部分”字母头仍保留不变。ISO 105—A01给出了全部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
耐亚氯酸钠重漂色牢度
Textiles—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Colour fastness to bleaching:Sodium chiorite(severe)
GB/T 7072一1 997
eqvISO 1 05—N04:1 993
代替GB 7072—86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种测定天然、再生纤维素纤维及合成纤维纺织品的颜色耐纺织品加工中的亚氯酸钠重漂作用能力的方法。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7564~7568—8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用标准贴衬织物规格(neq ISO 105—F:1985)
GB 11404—89纺织品色牢度试验多纤维贴衬织物规格(neqISO 105—F10:1989
3原理
纺织品试样与一块或二块规定贴衬织物相贴合,在亚氯酸钠溶液中处理,清洗和干燥,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
4设备和试剂
4.1玻璃容器,装有回流冷凝器或其他能减少试液蒸发的装置,以防止试液在试验时起变化。
4.2亚氯酸钠溶液2.5g/L及酸性焦磷酸钠0.1s儿在即将试验前用甲酸调节pH至3.5。
所用亚氯酸钠的准确浓度可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
4.3贴衬织物(GB/T 6151—1997,8.2),按4.3.1或4.3.2,任选其一。
4.3.1一块多纤维贴衬织物,应符合GB 11404。
4.3.2两块单纤维贴衬织物,应符合GB 7564~7568中相应章节,用以评定沾色。
4.4如需要,用一块染不上色的织物(如聚丙烯类)。
4.5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应符合GB 250;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应符合GB 251。
5试样
5.1如试样是织物,按下述方法之一制备试样:
a)取40mm×100mm试样一块,正面和一块40mm×l00mm多纤维贴衬织物(4.3.1)相贴合,缝短边,形成一个组合试样。
b)取40mm×l00mm试样一块,夹于两块40mm×l00mm单纤维贴衬织物(4.3.2)之间,缝一短边,形成一个组合试样。
5.2如试样是纱线或散纤维,取其量约等于贴衬织物总质量的一半,按下述方法之一制备试样:
a)夹于一块40mm×l00mm多纤维贴衬织物和一块40mm×l00mm染不上色的织物(4.4)之间,沿四边缝合(GB/T 6151—1997,9.3),形成一个组合试样。
b)夹于二块各为40mm×l00mm的规定的单纤维贴衬织物之间,沿四边缝合,形成一个组合试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