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类整理剂在织物上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耐20次以上洗涤。
⑴高分子量非离子型抗静电整理剂
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和聚氧乙烯对苯二甲酸酯的嵌段共聚物:这一类整理剂是染整加工中经常采用的抗静电剂,具有与涤纶相似的化学结构。
由于这类整理剂具有与涤纶相似的结构,当其进入聚酯的微软化纤维表面时,与聚酯大分子产生共结晶作用而固着在涤纶上,以获得耐久性。
整理剂分子中的聚氧乙烯基团使涤纶具有一定的亲水性能而具有抗静电作用。
整理工艺流程为:浸轧整理剂→烘干→高温处理(180~190℃,30s)。
高温处理的目的是促进共结晶作用,并可与热定型同时进行。
b丙烯酸系共聚物:这一类整理剂亦具有与涤纶相似的酯基,同属疏水基结合,其羧酸基定向排列,赋予织物表面亲水性而具有导电性。
其整理工艺为:浸轧整理剂→烘干→焙烘。
⑵交联成膜的抗静电整理剂这一类整理剂通过交联成膜作用在纤维表面形成不溶性的聚合物导电层,如含聚氧乙烯基团的多羟多胺类化合物。
其中羟基和氨基能与多官能度交联剂反应生成线性或三维空间网状结构的不溶性高聚物薄膜,以提高其耐洗性能。所用的交联剂可以是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2D树脂或六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也可以是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的三甲氧基丙酰三嗪,它的抗静电性由聚醚的亲水性产生。
三、静电大小的衡量
1、表面比电阻Rs表面比电阻表示纤维材料静电衰减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材料的表面宽度和长度都等于1cm时的电阻,单位为Ω。
2、半衰期t1/2半衰期也是衡量织物上的静电衰减速度大小的物理量,表示织物上的静电荷衰减到原始数值一半所需的时间,单位为s。
3、质量比电阻为一个均匀样品长1cm、重1g时用Ω表示的电阻值,单位是Ωg/cm2。
4、静电压纺织品相互摩擦或与其他物品摩擦以后,摩擦起电或泄电达到平衡时的电压值。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