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纺织印染废水治理与我国的环境保护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11日

“办法”还对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行政环节作了许多具体规定。

2.5.3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推广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和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

进入“十一五”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有关文件,推广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和

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其中《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和《关于钢铁、电解铝、电石、铁合金、焦炭、汽车、

水泥、煤炭、电力、纺织等行业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一系列政策规定》《国家先进污染防

治示范技术名录》和《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列出了37项重点领域,其中印染、

化工、石化、焦化、有色冶金、煤化工等行业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被列为第九项重点领域。

国家发改委还公布了示纺织类相关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l5项高新技术优先发展公布5

类产品予以限制,31类产品予以淘汰。

2.5.4实行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办法,用经济手段进行强化管理

为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我国政府逐步采用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实行污染物排放指标限额

等经济手段加大环境保护的管理力度,促使行业和生产企业承担起污染物排放的社会责任,履行

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社会义务。早在1988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就颁布了《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根据暂

行办法,对不超出排污总量控制指标的排污单位,颁发《排放许可证》,对超出排污总量控制指

标的排污单位,颁发《临时排放许可证》,并限期削减排放量。

2006年8月5日,国务院批准环保总局、发展改革委提出的《“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

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环发[2006190号)。计划规定,“十一五”期间国家对化学需氧量、二氧

化硫两种主要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管理,计划到2010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

2005年减少10%,具体是:

化学需氧量由l414万吨减少到1273万吨;

二氧化硫由2549万吨减少到2294万吨。

[pagebreak]

在国家确定的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海域专项规划中,还要控制氨氮(总氮)、总磷等污染

物的排放总量。

控制指标在各专项规划中下达,由相关地区分别执行,国家统一考核。计划要求在电力、冶

金、建材、化工、造纸、纺织印染和食品酿造等重点行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降

耗减污。

2003年国务院颁布《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69号)并于同年七月一日实施,

条例规定,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排污者),应当依照条例的规

定缴纳排污费。并规定,排污者缴纳排污费,不免除其防治污染、赔偿污染损害的责任和法律、

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责任。

2004年5月,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发布了“棉印染产品取水定额”,规定了棉

机织物和针织物印染产品的取水定额,如下表所示:

信息来源: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司子站

2007年9月,江苏省省委、省政府决定,自明年1月1日起,在该省太湖流域开展主要水

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试点,对占用使用环境资源的实行收费,对环境资源被破坏的实行补偿。

江苏省有关部门正在组织研究相关政策和措施,年内出台收费办法。

该省已于7月1日起提高了排污费征收标准,试图运用价格杠杆,建立健全“排污者付费,

治污者受益”的环境价格机制。

根据调整方案,污水排污费征收标准由0.7元/污染当量提高到0.9元/污染当量,其中化学需

氧量(COD)0.9元/公斤,同时,根据年度减排目标完成情况、企业承受能力,择机分步调整到

1.4_元/污染当量。

根据该省排污权试点工作的初步设想,从明年起,该省将以水污染治理成本为基础,结合不

同行业的污染程度核定收费标准,按照排污单位实际占用环境资源的数量,结合当地环境容量和

承载力评估收费。2008年该省太湖流域将先行开展化学需氧量有偿使用试点,之后再逐渐推广

开展氨氮、总磷有偿使用。

据了解,在排污权数量指标上,2007年底以前投产的建设项目,实行污染物排放目标总量

控制,其未完成削减指标或超过年度排放配额的部分应当有偿取得;2008年后投产的建设项目,

其实际排污量应当有偿取得。

纵观我国自“十五"以来纺织工业飞速发展的历程,我国在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创造经济飞

速发展神话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国的产业结构中能耗大、污染重、效益低的行业占

有相当比重,我国的发展过程并未超出其它工业化国家发展所走的“发展_污染一治理_转移"

的轨迹,因此,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推进清洁生产技术是今后~段时间内全行业的中心工

作。过去的十年中,国家各级政府和部门在环境治理方面已经制定和出台了大量的相关政策和法

规,为环境法规的执法方面提供了保证环境少污染或不发生污染的重要保证。党的十七大提出了

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指出了发展的方向,我国的纺织工业不能、

也不应该走“发展一污染一治理~转移"的老路,应该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走出一条清洁生产

与环境保护兼顾的双赢之路,一条不仅是利在当代,更是惠及子孙的绿色之路。



 

 

<<上一页[1][2][3][4]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