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棉织物防皱整理工艺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11日
[pagebreak]

催化剂用量对防皱整理效果的影响

催化机理是质子催化理论和路易斯催化理论,前者是氧原子的孤对电子与氢原子中S层空轨道相结合,而后者是金属离子的外层空轨道与孤对电子相结合,扩大了吸电子一方的范围,后者是前者的扩充,前者是后者的一部分。赶最终都生成活性高的碳正离子。由表2选树脂的用量为80 g/l,改变催化剂用量,催化剂用量为0,20,30,50,70 g/l变化,其它条件不变(柔软剂用量100 g/l,焙烘时间2.5min,焙烘温度180℃),经过测试其各项性能的结果见表3。

表3催化剂用量对防皱整理的测试结果

催化剂用量(g/l)

撕破强力(N)

拉伸强力(N)

白度/%

折皱回复角(℃)

游离甲醛含量(ppm)

经向

纬向

经向

纬向

急弹

缓弹

0

35.76

32.62

551

308

86.23

135.9

152.1

62

20

33.25

28.86

518

246.5

85.28

161.6

185.35

83

30

27.60

25.09

407.5

239.8

84.33

163.15

185.4

90

50

25.72

21.33

394.8

220.8

82.07

193.05

217.85

97

70

23.84

18.19

393.6

195.4

80.69

198.8

217.9

106

未整理

棉织物

38.89

35.13

669

410.5

87.03

150.3

152.8

0

催化剂用量(g/l)

撕破强力损伤率(%)

拉伸强力损伤率(%)

白度损伤率(%)

折皱回复角损伤率(%)

游离甲醛含量比(%)

经向

纬向

经向

纬向

急弹

缓弹

0

1.09

1.08

1.21

1.33

1.00

1.11

1.00

62

20

1.17

1.22

1.29

1.67

1.02

0.93

0.82

83

30

1.41

1.40

1.64

1.71

1.03

0.92

0.82

90

50

1.51

1.65

1.71

1.86

1.06

0.78

0.70

97

70

1.63

1.93

1.70

2.1

1.08

0.76

0.70

106












从3可知:在一定量的树脂下,随着催化剂用量的不断增加,被整理的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不断增加,但是,处理后织物的白度,拉伸强力,撕破强力不断递减,游离甲醛的含量不断增加。当催化剂用量在30 g/l-40 g/l时,缓弹能力较大,与未被整理棉织物回复能力增加,此时,拉伸强力和撕破强力的损伤率相对较小,织物的泛黄率也基本良好。游离甲醛的含量不断增加。综合考虑各项因素,从经济,环保的角度,催化剂用量选用为30 g/l-40 g/l。

柔软剂用量对防皱整理效果的影响

柔软剂的作用原理提高纤维大分子的柔顺性,使之易与在外力作用下调整织物各组分之间或织物与人体之间的摩擦力,分散应力,提高织物的强力,尤其是撕破强力。由表2表3可以选树脂用量80 g/l,催化剂用量选择30 g/l,改变柔软剂用量,柔软剂用量为0,50,100,150,200 g/l变化,其它条件不变(焙烘时间2.5min,焙烘温度180℃),经过测试其各项性能结果见表4。

[pagebreak]

表4柔软剂用量对防皱整理的测试结果

柔软剂用量(g/l)

撕破强力(N)

拉伸强力(N)

白度/%

折皱回复角(℃)

游离甲醛含量(ppm)

经向

纬向

经向

纬向

急弹

缓弹

0

32.62

25.72

555

245.3

84.52

201.85

233.25

62.3

50

25.09

24.47

454.5

235.5

84.01

183.95

206.75

63

100

24.99

23.84

401.5

219.5

83.49

202.7

204.05

63

150

23.21

19.45

353.2

207.7

83.15

173.85

195.2

63.1

200

16.94

13.80

335.6

205.3

82.94

174.1

196.15

63.5

未整理

棉织物

38.89

35.13

669

410.5

87.03

150.3

152.8

0

柔软剂用量(g/l)

撕破强力损伤率(%)

拉伸强力损伤率(%)

白度损伤率(%)

折皱回复角损伤率(%)

游离甲醛含量比(%)

经向

纬向

经向

纬向

急弹

缓弹

0

1.19

1.37

1.21

1.67

1.03

0.75

0.65

62.3

50

1.55

1.44

1.47

1.74

1.04

0.82

0.74

63

100

1.56

1.47

1.67

1.87

1.04

0.74

0.75

63

150

1.68

1.81

1.89

1.98

1.05

0.86

0.78

63.1

200

2.30

2.55

1.99

2.00

1.05

0.86

0.78

63.5

从表4可知:随着柔软剂用量的增加,被整理的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先增加后递减,由于柔软剂自身结构与整理后棉织物发生一定程度的可逆反应,当柔软剂用量在100 g/l左右时,被整理的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反而呈现递减的趋势。此时,缓弹能力较大,与未被整理棉织物回复能力增加,处理后的织物的白度,拉伸强力,撕破强力等都成递减趋势。并且,拉伸强力和撕破强力的损伤率相对较小,织物的泛黄率也基本良好。柔软剂用量对游离甲醛的含量基本无影响,由于柔软剂自身结构的特点,一定浓度的柔软剂降低了整理后棉织物的强力损伤。综合考虑各项因素,柔软剂用量为100g/l。

 

<<上一页[1][2][3][4]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