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蛋白纤维织物弱酸性染料染深色工艺
摘要:大豆蛋白纤维织物能用活性、酸性、中性、直接、分散等染料染色,染色生产中,一般中、浅色大部分采用经济的活性染料染色,活性染料染色均匀、遮盖性良好,透染性优异,但存在染深色性差的问题。酸性染料因上染率高而具有较好的染深色性能,且染色工艺简单,但耐洗牢度欠佳。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固色处理来提高色牢度,利用固色剂能在织物表面形成薄膜,或与染料、纤维交联,从而起到固色效果,使牢度得到提高。
在大豆纤维中含有一定的羟基、氨基、羧基等极性氨基酸,还有少部分未交联的聚乙烯醇分子上的羟基。因此,它能用活性、酸性、中性、直接、分散等染料染色,但由于每种染料结构和性能的不同,上染百分率等染色性能也各有差异。在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后,体会到活性染料染色的优点是匀染及透染性良好,亮度及鲜艳度好、耐洗牢度好,但存在染深性差的问题;酸性和中性染料的染深色性能好,但存在耐洗牢度欠佳的问题,这就要根据各类染料性能及上染率的不同,合理选用染料及工艺,本文就酸性染料的染深色性能和如何提高色牢度的问题进行探讨。
1试验部分
1.1实验材料
豆蛋白纤维织物40×50150cm115.7g/m2
1.2染化药剂及仪器
弱酸性蓝G,弱酸性红RN,弱酸性大红FRS,酸性橙Ⅱ,酸性藏青GGR;酸性染料固色剂XG(棕色粘稠液体),SBL-423羊毛酸性染料固色剂(琥珀色半透明或透明液体),固色剂Y,渗透剂JFC;HAc、元明粉(分析纯或化学纯试剂);分光光度计(722型),红外线染色机(XW-HCL-24型),烘箱(101-2A型),摩擦牢度仪(571型)。
1.3测试方法
染色皂洗牢度测定:参照GB/T3921.3-1997方法,用灰色样卡评定等级。
染色摩擦牢度试验:参照GB/T3920-1997方法,用灰色样卡评定等级。
1.4上染百分率的测定
用722型分光光度计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染液的吸光度,计算上染
弱酸性染料上染大豆蛋白纤维织物,温度在60~80℃左右上染速率最高。试验中弱酸性染料上染大豆蛋白纤维织物因扩散性、初染性差,极易出现“经柳”疵病,考虑其匀染性,在染色开始时就控制升温速度,使升温速率放慢,逐步升温起到匀染效果。弱酸性染料的上染温度应控制在80~90℃为宜。
2.1.3染色时间对上染百分率的影响
在弱酸性条件下,弱酸性大红FRS的初始上染百分率较快,在染色10min后,随着染液中染料浓度的降低,染料的上染速率明显降低,但在染色过程中,随染色温度的提高,染料的上染百分率也有所提高。
(4)选择固色剂:首先固色剂对织物本身颜色影响要小,对提高色牢度方面效果要比较明显。其次还需特别考虑固色剂对手感影响要小,应选环保型固色剂。